浙江富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桐庐 311500
摘要: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长期在建筑中存在的质量通病,有的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造成影响,有的对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影响,有的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降低等等。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总结,并对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和防止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范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逐渐运用于各行业。在建筑体系中,不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设备器材、施工器具等,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使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得以提升。但是在建筑工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长此以往,造成的损失不言而喻。
1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问题
1.1混凝土裂缝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迅速,出现表面收缩和变形,产生拉应力,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产生干缩裂缝,这是混凝土裂缝最常出现的状况。混凝土构件在堆放时,如果支撑垫木没有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会产生拉应力引起裂缝。此外,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收到剧烈颠簸现象,容易产生构件裂缝。
1.2变形缝出现渗漏
产生这个质量问题一般是由于建筑建构过程中,泛水高度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局部出现积水情况,细节处理不到位。随着内外温度的变化,防水层逐渐被破坏,房屋漏水现象产生。特别是在水簸箕以及排水沟沟的落水口之间,如果出现渗漏情况,处理程度难以把握。
1.3厨房、卫生间渗漏
厨房、混凝土楼板与暖气管道立管的结合部位、给排水等是厨房卫生间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的重点部位。其原因主要是在建筑施工中对防水层的建构不合理,细节处理较差、质量达不到要求等造成的。
1.4门窗质量不过关
在现今建筑市场上,门窗销售的铝合金材质材料商,质量存在差异。有的用户仅看到眼前利益,片面追求产品低廉,不严格把关质量。采用这些材质低劣、设计简单的门窗建材,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1.5通气孔被堵塞
在施工过程中,砂浆、碎砖等残留物掉进烟道里,或者砌筑质量达不到要求,是造成通气孔堵塞的主要原因。
1.6抗震构造柱烂根或断条
在房屋建设中,抗震设置几乎攘括了现在的房间之中,抗震构造柱的断裂是现阶段房屋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之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在抗震柱底部的残留物如碎砖、砂浆等,振捣不实、节点处理不当、构造柱位置不正确等多种因素,导致抗震构造柱出现烂根或断条现象。
1.7建筑工程地面质量差
地面起砂、空鼓、强度不够等是房建工程地面质量差的主要表现。虽然地面质量不会对整个建筑的主体安全造成影响,却对建筑的美观有着重要影响。此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赶工期没有根据施工工序操作,对使用材质的标准和型号进行改变,甚至是为了省事造成的。
2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产生原因
2.1工程设计问题
防止质量通病的关键因素在于合理的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每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常常在工程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不够细致、选用的建筑构件不合理以及工程设计单位没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工程完工后,质量通病便显现出来。
2.2造价低、监理不到位
减少投资成本成为建筑工程企业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的惯用手法。在材料和配件的选用上,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造价过低无法保证材料的质量。引起工程质量通病。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压低造价的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较差,乱堆乱放,材料损害严重。此外,有的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中,达不到技术要求和配备资格就上岗,没有阉割过验收项目检验,导致诸多质量安全隐患存在。
2.3管理混乱,质量监控缺失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队伍十分庞大,涉及人员众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受个人素质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要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工程量十分困难。在目前,施工团队的主要组成人员主要是农民工,由于大多数都都缺乏技术,导致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下降,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素质水平不能满足交接工作顺利进行的要求,由于缺乏能力导致在交接过程中各类问题出现多。质量监控缺失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引起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
3建筑工程施工通病的解决对策分析
3.1钢筋质量通病的解决对策
堆放钢筋时要尽量远离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避免钢筋受到污染或者腐蚀。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错位、偏位的钢筋进行校正,加强钢筋与混凝土链接处的固定,避免钢筋的移位。必须保证绑扎、焊接的钢筋牢固,且固定的措施有效、可靠,应对墙板处的钢筋进行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尽量避免碰撞或砸压到钢筋,浇筑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钢筋的位置,及时修整移位或偏位的钢筋。
3.2混凝土质量通病的解决对策
建筑工程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配比的均匀,掌握混凝土原材料的情况,控制振捣的时间和振捣的密实度,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浇筑混凝土时,要检查保护层的厚度、间距和数量。浇筑完毕后进行抹实,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滑,与此同时,还应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产生裂缝。
3.3预应力质量通病的解决对策
施工过程中加强预应力质量的控制,首先应保证其原材料符合相关的规定,且强度要经过专门的部门检验。严格控制钢绞线质量,并且钢绞线堆放时要参照其堆放的原则。预应力在拉张前,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将混凝土强度控制在75%及其以上,并且要注意应力以及伸长量的控制。施工时若锚夹片和千斤顶之间的夹持较松,应停止拉张并且更换锚片,注浆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端头的杂物,及时封锚。
3.4填充墙裂缝的解决对策
建筑工程填充墙体时,墙体预留的洞口的底模留出排气孔,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将气泡排出,有利于保证墙体的密实度。要在超过3米的柱子或高墙上开设浇捣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确保模板刚度。填充墙的砖材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或者设计要求进行检查,严格控制不符合要求的砖进入到施工的现场。转角的砌筑,要符合切割的技术进行施工,并提升施工人员对质量的认识程度。
4结束语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不仅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规范其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提升施工人员质量的意识,消除施工过程中质量方面的安全隐患,将施工的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仅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而且还能提升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艳妹.探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应对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5):128-129
[2]曾照昇.建筑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范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29):271-272
[3]李兆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应对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6):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