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少线损条件下输配电技术的创新分析 张傲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傲
[导读] 摘要:配电网就是将电力设备与用户进行连接的通道,因此供电系统的综合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与可靠程度。在现代社会飞速进步的过程中,电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只要电力输送被影响,就有很大几率会造成电能浪费,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务必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利用现代化的输配电技术降低电力线损问题的出现。本文基于减少线损的前提条件下,在输配电技术上展开进一步的创新改
        北京海淀供电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6
        摘要:配电网就是将电力设备与用户进行连接的通道,因此供电系统的综合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与可靠程度。在现代社会飞速进步的过程中,电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只要电力输送被影响,就有很大几率会造成电能浪费,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务必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利用现代化的输配电技术降低电力线损问题的出现。本文基于减少线损的前提条件下,在输配电技术上展开进一步的创新改进,以实现提高电能综合使用效率,使得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线损;输配电技术;创新分析
        1.电力经常产生线损的原因
        1.1基础性电力设施不完善
        在我国现代化输配电系统和用电工程发展期间,由于日益增大了对电能的消耗量,使得线损现象也随之频繁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通常会检修与维护输配电系统和用电工程当中的线路。然而在具体检修期间,以往基础性的电力设施有着不完善的现象,所以会有很大几率使得线路损耗不能取得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1.2线损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电力企业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产生线损的关键因素就是由于管理力度达不到,也不是在配电设备的管理中,具有较低的应用效率,并且在输配电设备的线路架设中产生了不合理的现象。而在午间和夜晚等电量使用较多的时间段,线损现象非常明显,也许会造成负载用电后空载供电的情况,既降低了输配电的应用效率,还产生了较大的线损。
        1.3电阻以及电磁转换原因
        一般情况下,在电网里的过电流将会出现较严重的磁场反应,然而这种磁场反应将在与电能之间持续作用下出现一定的热量,从而使得电能被转化成热量后挥散出去,长期以来,就会造成线损状况的出现。同时,不管是在电力设备还是在各个电力线路当中,都会存在许多电阻,而这部分电阻一不小心就会使得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损耗。并且如今供电企业降低线路损耗的措施与行为比较单一,仅运用电阻率较低或线径较大的导线来展开控制,以至于各个地区的电网在运行环节中,都时常会造成线损问题。
        1.4电网不够科学的设施配置
        当前,部分规模较小的变电站当中出现线损问题最为频繁,这通常是由于电网在设施配置上不够完善科学,以至于这部分变电站当中的电网配置中具有设备运行不协调、功率的出入输送不成正比等现象。这些问题让变电站里的有关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而且由于线路过长,还会增加线损程度,使得变电站的电能被浪费而这种现象在较为偏远地区的变电站中更为显著。
        2输配电技术创新原则
        2.1输配电技术的经济性原则
        要想提高输配电效率,通过创新输配电技术的方式降低线损是非常关键的方式,并且还要考虑到社会对电力输送的具体标准。当前社会非常依赖电力能源,同时逐渐增加了对电能的需求。所以,也随之不断壮大了电力输送工程的规模,对目前存在的输配电系统展开技术更新时,务必考虑到新技术的经济适用性,才能进行下一步大范围的推广。
        2.2输配电技术的安全、可靠原则
        在电力工程中,输配电系统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而由于用电压力的不断上升,电力供应质量不可避免的降低,其中质量不够好的电力会使得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运行情况不稳定,提高了故障出现的概率。因此,对输配电技术进行创新务必确保电力的输送质量,从而减少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增加用电的安全可靠程度。


        2.3输配电环节中的环保性原则
        环保问题在最近几年中逐渐取得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电力的输配环节中会产生部分电磁场,给附近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这就需要新型的输配电技术无比达到节能减排的功能,增强电能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减少线损条件下输配电技术创新的对策
        3.1实施线损分析工作
        在对电力产生线损情况进行分析时,最关键的就是清楚导致损失的重点因素,并且主动有效的找到解决策略,进一步确保最优的降耗措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利用线损统计的方式可以了解到电网漏电现象中的不合理问题,并且给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将以往的数据和实际的数据进行对比,也可以立即察觉是否有偷电窃电等行为,尽量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进行挽回。
        3.2合理规划配变电站
        在电力系统中,往往多次产生的情况就是有关变电站的分布情况,部分区域的变电站分布相对集中,但还有部分区域的变电站分布相对分散。不恰当的变电站分布规划和线损情况中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降低线损能够从调整变电站的分布情况入手,能够利用增加变电站分布点的途径,缩短变电站的供电半径。而在用电量稍大或必较集中的地区,更应该关注变电站的创建问题,需要优化供电网络从而增强供电质量。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对变电站中供电设施的使用情况与设备的配置情况关注度,较好的配置能够更好的增强变电站的工作质量,进一步给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
        3.3强化对用电检查工作的管理
        各供电企业务必对用电的检查内容提供高度的重视,便于利用内部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优化,来减少线损问题的产生几率。由于电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很容易被不合理的用电情况而造成线损问题,所以,最好按照具体情况,制定出一连串有关的管理方式与措施,这样才可以真实的维护用电检查工作的成功开展。在实际的检查环节中,有关的操作人员在对耗电量较大的用户展开预购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对用户的具体用电量、用电设备的关键性能参数和用电行为等展开全面的检查,并为其制定阶段性的用电方案,这样才可以有效控制线损故障与不恰当的用电现象发生。为了保证线损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效果,有关供电企业务必按照各种类型的用户的用电习惯,来实施相对应的用电检查方式。由于用户所选择的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当中都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只有与具体的需求相关联,运用针对性的检查方式与维护技术来检查用户的用电习惯和用电情况,这样才可以切实的控制线损诱发因素,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可靠性。
        3.4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技术来监督管控输配电线路,然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是仅仅凭借人工来对配电线路的实时监测工作负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纰漏。只要遇到线路故障,人工操作的方式也许不能确保其及时有效性,由于使用了配电自动化技术,更好的解决了线路实时监测中呈现的漏洞。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和实时监测技术关联起来,就能够创建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的达到对配电网络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当中存在的配电网络自愈功能,还能自主处理电网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合理降低线损问题的出现。所以,应该持续的加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可靠程度,利用对配电站、配电终端及配电通信网络等系统结构的优化,增强自动化配电系统全面使用自愈能力。另外,还能够大范围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增强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强化输配电线路的自主监测与诊断技术,让该系统具备更高效的故障分析与定位功能。
        结论:
        总的来说,线损故障早就变成如今我国的供电企业务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为了有效的降低与控制线损出现的几率,就应该利用各种优化处理方式,对目前已有的输配电技术展开创新,从而降低电能在配电环节中的损耗,让电网能够最大功率地输出电能,给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崔景瑜.基于减少线损条件下输配电技术的创新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08):126-127.
        [2]于亮.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226.
        [3]郭蕴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8):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