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石慧
[导读] 古人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充分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
        石慧
        湖南省永顺县泽家镇柏杨完全小学  416700

        摘要:古人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充分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互相交流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合作学习空间,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引言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依然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已经逐渐被教师应用到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几点。首先,要保证小组分工明确,教师要让小组之间合作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小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表现,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随着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实施,问题也就逐渐出现。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其他的学习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着来运用。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科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这种学习形式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关注学生们的全体发展,让教学的质量也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显著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成长的需要和情感社会成长的需要。特别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推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重视人类的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以及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学习的重要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2.1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
        教师要了解本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的认知,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特长,来把整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配小组时,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小组分别要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同时还应该在每个小组都分配成绩优异的和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这样就可以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时,分配出来的小组实力都是差不多的,这样教师在分配任务时,每个小组都具备竞争能力,而且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候还在不断的竞争,学生就会为了自己的小组而不断地努力学习,形成了一个合作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个氛围当中,都会付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2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强化合作学习的指向性
        教学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对于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错误理解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认为合作学习只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而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因此,教师应该在开始合作学习之前,设定明确的目标,使合作学习朝着有序性、规范性、高效性的道路前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3提出具有学习价值的问题
        教师的提问是推动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开展的重要一环。教师一定要注重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内容,保证提出问题的时机恰当,问题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围绕教学内容由浅及深地设计了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组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各小组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对文章内容有大致了解?一边讨论一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在问题逐层深入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并与组员进行讨论,在多人思维的碰撞下,不仅加深了学生自己的理解,还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从而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课堂问题的设计,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2.4建设多元化评价机制,综合考量合作学习的表现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相反,则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情绪波动大的年龄段,如果这时教师对其进行不恰当的评价,会大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应该从合作过程、合作效果等多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找到每一个小组的闪光点,促使他们树立合作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针对小组中的不同成员,教师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步,中等生在鼓励的同时要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而面对优秀生,教师可以采用对比评价法,消除他们的自满情绪,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样有利于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等,要给学生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有更多的获得感,在个人能力提高方面变得更加主动,能够与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20(01):66.
[2]张超.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9(29):126-127.
[3]李华中.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9(0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