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字的新机遇和语文启蒙教学的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 宋敏丽
[导读] 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汉字进入智能“机写”时代,给汉字带来了新机遇
        宋敏丽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十四校  037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汉字进入智能“机写”时代,给汉字带来了新机遇,汉字字形字体将长期稳定,书写(机写)速度将极大提高,这将为汉语在全世界更好地传播创造了条件。语文启蒙教学应与时俱进,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汉字智能“机写”带来的优势,发挥汉语文原有的特点和优势,继承优秀传统,建立智能“机写”时代下的语文启蒙教学新模式,把汉语文学习办成世界上最容易、最乐于学习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汉字;智能“机写”;汉语;启蒙教学
        引言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体系中,文字作为构成语文世界的基础要素向学生展示着不同的知识。要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语文概念,实现思想上、情感上的共同进步,教师应做好语文启蒙教学工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文字教学引入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不可否认,当前的文字结构已经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但其思想教育价值并没有受到影响,如何将汉字文化导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当中,这是教师值得解决的重要问题。
        1启蒙融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语文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的重要学科。同时语文教育也是生命的互相浸润,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携手与文本邂逅的过程,与作者跨时空的对话,体悟生命,相互理解,共同到达彼岸的旅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作者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有利于思想额度迸发,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这种思想与启蒙不谋而合,启迪人摆脱枷锁获得解放,激发创造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活力。叶澜教授说:“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将那些被有意无意遮蔽的语言照亮起来,摆脱冰冷的文字符号的堆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共鸣,读出自我。
        2汉字的新机遇和语文启蒙教学的新模式
        2.1将彻底消除世界对汉字汉语的偏见。
        按照西方人的语言文字观,语言文字有所谓先进落后之别。他们把汉字看成是落后的文字,把汉语看成是落后的语言。在西方人看来,世界所有文字都必须进化到拼音文字才算是成熟文字,否则便是所谓不成熟文字,落后文字。汉语汉字本来的优点,却被说成是缺点。汉语不需要词形变化形态,却被说成“缺乏词形变化形态”;不需要构词形态,却被说成“缺乏构词形态”。这些对汉字汉语的偏见都是建立在所谓汉字难认难写的事实基础上。汉字难认本来就不是事实,古人通过韵文识字,早已轻松解决。一本《三字经》《百家姓》,能背诵,就能认识其中的汉字。汉字手写确实很难,但文字进入“机写”,汉字难写已成过去。从此,世界对汉字汉语的偏见,便没有了事实依据,必将烟消云散。目前,汉字应用层面书写在社会上已经获得了解放,但其写字教学,无论在母语教学上或者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上,却没有丝毫松动和懈怠的迹象,仍在一笔一画地认真教,认真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也还在认真探讨如何提高写字(手写)教学效率问题。今天,笔者特放胆提出汉字手写教学改为“机写”教学,取消汉字应用层面手写启蒙教学整个环节的建议。笔者前几年就萌生了这个建议,只是那时怕“离经叛道”太远,仅仅提出“取消小学用铅笔写字”问题。这里所说的取消汉字应用层面手写启蒙教学,不包括书法的启蒙教学。汉字书写有两个层面,一是汉字应用层面,二是汉字书法层面。在应用层面上,书写汉字是为了信息交流,着力点侧重在文字的意义表达上;在书法层面上,书写汉字则是汉字的艺术表现,着力点在汉字自身书写艺术上。汉字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在笔墨精神上,乃同源、同核、同理、同法。

”书画同源,书法本来是文字书写的艺术,兼具应用性文字书写功能。在“机写”取代笔写的今天,应把书法作为小学的艺术类主要必修课程,在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开设,不妨每周开两节课。书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养成凝神静气、不急不躁的优良品质和做事认真细致的耐心精神。当然,在取消汉字应用层面的手写教学后,学习书法,也可以解决偶尔手写汉字的应急之需,包括个人手写签名等。汉字书法启蒙教育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该加强。
        2.2加强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
        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习写字,写好字。对于小学生来说,练习写字是一个很痛苦、枯燥的过程,再加上他们的自控力较弱,因而,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激励学生主动练习写字,写好字。由于大多数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因而,教师在进行汉字书写教学时,可以适当采取故事教学法来激励学生。如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苦练书法,最终将池水都染成墨色,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的例子,以此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并激励学生坚持练习写字,写好字。其次,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方法能减少学生在学习书写过程中的负担和压力,因而,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腰立直,左手扶纸张,右手拿笔,握笔时,要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三指紧握,同时还可以利用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摩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式,务必培育每个学生的书写习惯。
        2.3将汉字文化与写作教学相融合
        汉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认知,更在于帮助学生表达,在全新的教育教学而环境下,针对学生的技能发起训练活动已经成为势在必行之事。基于此,教师应将汉字文化融入到写作教学活动中,依靠成语、谚语等汉字文化体系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在写作练习活动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利用汉字针对写作练习发起优化活动,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语言应用能力、汉字积累水平的同步提升。以部编版四年级教材《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相关学习为例,作者用生动的笔触赋予了五粒豆子人的情感,将五粒豆子的不同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教师会根据教学要求导入写作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拟人手法进行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发起汉字文化教学活动:学生选择五粒豆作为参照对象,并根据五粒豆的行为特点创造相应的表达对象。在引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给出不同的成语供学生选择:如志存高远、舍己为人、刚愎自用、自欺欺人等,在对相关成语进行解释之后,要求学生将成语应用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教师所给出的文字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汉字文化的应用价值,成语故事又展现出了较强的趣味性。在帮助学生解读成语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成语之中别有洞天”,并被成语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所感染。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渐推进,学生会尝试将新的成语知识应用到写作活动当中,或利用成语典故对“五粒豆”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文字中所展现出来的情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回应汉字教学活动。
        结语
        我们相信,汉语启蒙和汉语应用,只要不被手写汉字羁绊,只要按汉语的特点和汉语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汉语文学习和应用就一定会是全世界人们最乐于学习和应用,最容易学习和应用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 Y·N.常用汉字笔画统计:未简化时和简化以后的比较[J].文字改革,1958(3):16.
        [2] 朱德熙.关于汉字的优点和缺点[J].汉字文化,1989:23.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2.
        [4]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190.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小学字理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GH-18355)的阶段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