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辽宁省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初级中学,辽宁 大连 116318
我国初中学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尤其农村地区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一个班级,作文写得好的人数不多,大部分学生语言功底较差,有几个甚至根本就不会写。面对此种状况,语文教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搞一刀切,只会使学困生(A层)失去信心,中等生(B层)止步不前,优等生(C层)难以提高。因此,作文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十分必要。具体我们从作文目标分层,作文指导分层,作文要求分层、作文评价分层等几方面逐步实施。
一、作文目标分层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七年级的记叙文写作,A层的同学普遍不知道写什么,往往字数不够,逻辑混乱,甚至干脆放弃。分析这类学生,主要是积累太少,有的甚至干脆没有积累,针对这类同学,在七年级我们定的主要的目标就是积累,而后逐渐到片段写作,甚至篇章写作;B类同学是有写作意愿,但是缺乏方法,所以,这类同学的目标是学习方法学习,并能灵活运用。C类同学有较高的写作热情,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且自律性强,对于这类同学,主要的目标的通过小组合作和面批面改,实现作文能力个性化提升。
具体以七年级的记叙文写作为例,对 A 层学生只要求写200——300字的简单记叙文片段,能根据文题清楚的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好;对 B 层学生则要求能写 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并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基本通顺;C 层学生要求能写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这样把“ 桃子”挂在适合每一层的高度,使A 层的学生不会因可望不可及而知难而退,B 层学生不会因要求简单而随随便便, C 层学生不会因伸手可得而不思进取。
二、作文指导分层
每次作文的命题应该有难有易,使训练有一定的梯度;单元练习也要因层而异,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放低A 层要求,加强 B 层要求,激励 C 层学生进取心理。作文指导,时间有限,但一定要面向大多数,抓住中等生,又要注意培优扶差。
1.A层:侧重积累,以段带篇
作文其实是一个学生综合水平输出的过程,可是A类学生往往积累很少,所以对于A层学生,首先是输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最好的,最便捷的媒介,就是教材。所以,每单元我们都会提炼好词(两字、四字),好句(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句;人物、环境等描写句;特殊句式等),好段(抒情、议论、表现中心)等,供学生积累。教材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媒介,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所以积累是最主要最直接的。
2、B层:细致指导,升格作文
B 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初中作文的标准和要求,并积累了很多词汇,但是作文能力的提升还是非常有限。这部分学生一开始很可能会出现不少问题,如文章内容不够充实,语言干巴巴、结构不够完整等。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给予细致的方法指导。每单元结合教材中的作文要点,我们都会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写作要点,呈现给学生。呈现的形式是知识点加课文例句,让学生不陌生,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写作知识点。
B类的数量在班级里比较多,但在优秀生的光环下,他们很难崭露头角。因此,我们可以将他们当成优秀生来培养,以优秀生的要求来要求他们, 让他们和优秀生一样多写作,多有针对性的修改。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他们就会有取得成功的机会。
3、C类:培养思维,多元促进
C类是班级中优秀生,占的比例很小,只有少数的几个人,但是代表着班级学习的高度,对班级其他学生同学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所以对他们的培养,至关重要。
青春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这类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所以对他们要逐步开始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要的是思维的思辨性和全面性。每单元作文上交后,老师会挑选一篇作文,让C层同学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的提出优缺点,通过看似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分析很让我惊喜,他们既能发现优点,也能挑出毛病,思维初具思辨性;同时作文的各个层面: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详略、语言等方面都进行了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对C组学生可让其根据训练目标大胆构思,独立作文,教师应侧重对他们进行“写得好”的指导训练,可从构思新、立意新、材料新、语言美、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训练,每次训练一项内容,循序渐进,让他们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作文要求分层
学生的写作起点不同,写作水平高下不一,在进行具体训练的时候要向学生下达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和学生将要达成的目标一致。针对目标,我对初一年学生的作文任务进行了如下安排:A层,每天积累书上至少10个词(至少5个四字词语),积累至少5个典型句子,每单元积累一篇作文但要记熟,字迹清楚;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片段练习;B层,侧重系列化作业:一单元首先是写作文提纲,然后再修改提纲,丰富成文;二单元修改一单元作文,加上二单元训练重点修辞;三单元,修改一二单元作文,加上三单元学习重点细节描写……这样如盖房子般让自己的作文越来越好;C层,每单元写一篇大作文,能用上多种描写方法,写作方法,能准确表达感情,小组内头脑风暴,修改完善……这样做,各个层级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就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作文评价分层
人人都渴望成功。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受到表扬。所以教师在批改时要尽量发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批改A层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多找优点,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也要多加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批改B 层学生的作文也要多鼓励,以消除他们写不好的自卑心理,鼓起他们的自信心。在肯定优点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找出问题,并畅所欲言,讨论修改方法。当然对 C层的学生也要指出作文的毛病,并且找到进一步提升的方法。有的可以面批,以便说明修改的理由,让学生得到启迪。
还可以采用多元化分层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采用学生自改——互改——教师批改——学生修改的方法。作文完成后,先让学生反复研读自己的文章,挑出错别字和病句;然后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批;教师再进行批改。实践证明批改环节中最需要注意的应该是互批,即在同一层次之间和不同层次之间交换批改。不管是同层次的互批,还是跨层次的互批,都会达到一定的效果。让C层学生去批改A、B层次的作文,能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让A、B层学生去批改C层学生的文章,他们看到C层学生的作文构思和语言表述漂亮,那么就会去模仿。这样交叉式的交流,既能使其借鉴彼此的长处,同时又多了一次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着,必浚其泉源。我们农村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在作文上大面积丰收,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培养创新的能力,作文分层教学是值得尝试的。当然,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会本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直努力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
2.戴林东.作文“目标递升”批改法的创设及操作说明[J].语文教学通讯,2008 年第 1期.
3.王丹宜.初中作文训练序列初探 [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