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华艳
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泥桥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科,在此时更加注重人文化教学,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有效的保证好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以外,教师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体、智、德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才能使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让学生们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自信,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更加重视教育,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国家提倡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向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非常的重视,所以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的培养以及文化的培养都极为重要,并且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和校园生活中得以体现。
2.小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是在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它的教学内容是语言文化,语言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在以往的教学总结经验得出,要想学好其他的科目,首先得学好语文,因此能体现出语文的语言基础的重要性。新课标也指出“小学语文是以为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具有工具性和很强的思想性。”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之后学会听、说、读、写,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运用中国汉字组合的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
3.1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如今的应试教育已经比落后,存在的弊端也很多,受到传统功利化的影响,会导致教育观念不端正,人文教育缺失等普遍现象的存在。现在如果能在小学语文当中积极的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能够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作为学生内在人格修养,从而实现学习在道德意识、人生价值观等角度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本质问题深刻的理解,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3.2有效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语文这个学科是人的综合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帮助学习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实施素质教育,对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内容的提升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乐观积极善于学习的心态,以及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与生活中慢慢的培养,小学生还处于智力启蒙的阶段,这个时候抓住启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意义非常重大。
4.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途径
素质教育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利用“微课”辅助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当中最基础重要的学科,对以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导入。首先,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做好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微视频制作,为微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在让学生对观看的内容进行读后感和记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在学校内建立语文课程自学平台,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建立学生群,让学校门在学习群讲所学的知识进行探讨,从而有效的解决语文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学校的自学平台上发布微课的内容,也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进行课外扩展阅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学学习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
4.2利用“翻转课堂”促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教师是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人师表,对学生学习起到榜样的作用。因此,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就需要让教师先充分的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进行指导学生参考学习资料开始分析探讨,掌握好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水平,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能够结合实际教育问题;也利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定期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并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当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自身语文的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语文的授课时间进行调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习兴趣,为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3使用情景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我们一般都可以体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老师讲的不容易理解,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直线下降,学习的综合素质也更低。如果需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引入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景,在情景教学当中融入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从而让学习效率提高,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语文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视频和学习的相关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语文学习情景,调动课堂的活跃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在情景创设的基础上,对语文课文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在扮演过程中获得真实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从而全面性的提高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需要掌握中心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爱国习惯,不违反道德,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学的目标。
5.小学语文素质教学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博,语文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生活涵盖着历史的时空,范围很广。语文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在微观上清晰地表现生活的。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重要突出点,更好的启发和引导学生,避免教师李代桃僵,更应该让学生自主性的去感悟,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要从教学理念开始优化,从素质教育的指导和科学指导的方式角度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中,是学生更好的融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以及语言美等一体化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们愉快地诵读、充分地咀嚼、自由的讨论、优美的欣赏,使得学习境界能够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也要灵活多变,让学生在课堂上一举多得。所以教师要重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学生与教师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和谐、善于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自主操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在语文的学习中做一个真正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结束语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当小学生正处于学生时代的启蒙期,我们要注重提升综合素质,要以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更加重视去探讨小学期间如何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充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德智体的综合素质能力,到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个也正是体现了提升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蒋晓敏.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7,(01).
[2]刘丹丹.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
[3]刘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03)
作者简介:阮华艳,女,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1968年8月出生,中专学历, 曾荣获“钦州市优秀教师”、自治区八桂乡村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现在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泥桥小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