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卢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同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社会组织等供需对接作用,搭建“四位一体”架构,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同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社会组织等供需对接作用,搭建“四位一体”架构,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产教融合成为了关联经济界、教育界的热词,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和育人体系,就得立足于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观点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也为校企合作、校企协同模式下的教育办学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标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
        引言
        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应对实习工作和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监管。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因此,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顶岗实习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1顶岗实习实施现状
        当前,根据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需要到企业,直接顶替员工的工作岗位,通过工学结合来完成顶岗实习教学内容。校企生三方对待顶岗实习的态度和实习岗位内容与所学专业间吻合度,呈现出令人担忧局面。校企生三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待顶岗。学校偏重于教学任务安排,提升就业率,再加上经费有限,存在着指导教师指导能力和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缺乏过程化监督与管理。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到学生所在的企业进行看望,教师既参与顶岗实习的管理,又要进行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指导,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对于企业来说,效益是首位,把学生当成员工创造利益最大化是最重要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培养学生;对于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通过顶岗实习获取学分、赚取工资,存在着行为上服从安排、内心无担当的状态。
        2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
        2.1修订顶岗实习方案,细化实践教学计划
        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中,应当被列为综合实践课,与必修课、选修课并列;其次应当有实习基地遴选与管理制度,对于学院实习基地的选择应当有评估指标体系,从实习条件、实习管理、培训体系、实习效果4个方面综合评价;再次在培训体系当中岗前培训应有明确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岗前培训教材,在实习计划制定与执行方面应当有与实习基地实际情况相配套的详细的实习计划,操作性强,且执行情况良好。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形式,对代表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分析新业态对人才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定期邀请职业经理人、行业专家、各类职业竞赛获奖者,在结合专业实际的基础上,融入最新的需求元素,为高职院校量身打造一套详实、科学的实习计划。应附有实习工作安排表,专业群当中各个专业各个方向的顶岗实习内容设计一览表,在顶岗实习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为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如下制度作为保障:《顶岗实习申请表》《校企顶岗实习协议书》《校生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安全教育责任书》《顶岗实习指导联系登记表》《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考核表》等。


        2.2顶岗实习校企组织管理
        学校是顶岗实习的主导者,应全面负责顶岗实习工作,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顶岗实习组织架构,运用多方资源,确保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具体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如下:二级学院成立顶岗实习项目管理组,组长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包括顶岗实习启动、监管、成绩审核、突发事件处理等;“蘑菇丁”平台管理员负责“蘑菇丁”平台顶岗实习学生名单录入、校内指导教师分配、学生岗位信息监管及系统维护等;辅导员负责顶岗实习学生日常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监管及系统维护;校内指导教师负责批阅顶岗实习手册、“蘑菇丁”平台上的周记,查看顶岗实习学生的日常状态及时向学院汇报学生顶岗实习异常情况。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应在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后成立顶岗实习项目管理组、制定培养计划、分配企业指导教师、召开企业指导教师培训会,查看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实习要求,明确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
        2.3应用智慧教育技术,实现虚拟岗位“情境感知”技能提升
        智慧教育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投入可感知的逼真学习环境中,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可交互的技能训练。特别是面对基层管理岗位实践机会匮乏现状,改革传统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应用AI、VI等智慧教育技术,构建企业虚拟岗位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感知岗位工作情境,在多个虚拟岗位进行轮岗实践。这既有助于将岗位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实践教学与工作场所实践对接,又弥补了核心专业技能实践岗位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岗位体验,加深了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认知,增强了学生的岗位实践兴趣,利于学生在毕业前定位好自身就业兴趣点,并形成职业岗位认同感。
        2.4建立能力本位专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智慧教育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成绩一元论”已不再适用,而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智慧形成。专业技能考核评价作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技能水平诊断、评估的重要环节,决定了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方向,对专业技能提升具有引导作用,也对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大部分学生顶岗实习期技能提升目标不明确,对专业技能,特别是核心技能的内涵理解不充分,为此建立专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技能提升进行教育和引导是一项重要工作。校企“双导师”要充分借助智慧平台,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岗位标准调研,确定覆盖各岗位的专业技能结构和基本要素,继而制定专业技能评价标准,并引入智能评测系统,对学生技能水平和缺失情况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技能提升路径建议,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技能学习时间和内容。这不仅使得教师的顶岗实习教学更具专业性和层次性,又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一步发现技能缺失和提升方向,形成职业智慧。
        结语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理念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提升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通过构建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体系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保障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创互赢互利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冯立梅.类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J].南方农机,2020(03).
        [2]王臻.职业院校岗位实习信息化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02).
        [3]张超敏.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
        [4]王莹,王华,赵丽,贾纪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