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初中科学课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王佳英
[导读] 学习知识,源于对问题的思考,而思考则可以帮助开发人的思维空间,拓展人的思维深度,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这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存在。针对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本文将展开一些相关策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   王佳英    315200

摘要:学习知识,源于对问题的思考,而思考则可以帮助开发人的思维空间,拓展人的思维深度,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这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存在。针对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本文将展开一些相关策略的分析和探索,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阶段;科学课程;思维能力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其学习的深度、层次和质量,更关系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率,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训练。初中科学课,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肥沃土壤。在初中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践行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要举措。因此,基于初中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本文将简要论述,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斧正。
        一、寻找知识的关联,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
        中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科学课知识,总体来说,不仅复杂,而且层次较深,另外各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而并非单独的存在。因此,在实施教学中,初中科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比如,以“计算”来说,数学学科需要计算能力作为支持,而在学生学习《科学》学科时,学生根据一个地到另一个地的用时,以及经度纬度等,也需要通过计算而得知另一个地方的时区,这就是思维的迁移能力,它在学生今后从事地理类工作,如跨国导游、天气预报等职位时,显得十分重要。另外,思维的迁移,更体现在以小见大,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第八章 星空世界》时,我们给学生播放太阳的动画视频,介绍太阳的质量、周长和半径,以及随时释放的能量时,有的学生也许会发出“区区太阳,不过如此”这样不屑一顾的感叹,但如果我们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了整个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时,学生则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很多个太阳,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树立宏观宇宙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生活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思维意识
        从瓦特改良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仿照蝙蝠发明声呐系统等自然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伟大发明,都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知识源于对生活的探索,而如今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也应当回归到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初衷,因此,初中科学教师更应当培养学生的生活应用思维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指导学生学习《1、艳丽多姿的生物》一课时,我们带领学生认识了一些“陆生生物”,如仙人掌、捕蝇草以及野蔷薇等,以及一些“陆生动物”,如猫、猎豹以及蝙蝠等,学生对动物、植物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而此处教材的“小资料”中插入了一个特别的生物,名为“变色龙”,它又叫“避役”,它的最杰出的本领就是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身体颜色,这有助于它躲避天敌,以及更好的捕猎食物,教师可以据此启发学生思考,“大家想一想变色龙的这个功能,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呢?我们可以利用这项能力做些什么呢?”,由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思考兴趣,让知识快速的向生活实践靠拢,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比如,有的学生说“这项能力可以体现在衣服颜色的变化上,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是红色的,而当我们难过的时候,颜色是蓝色的或者黑色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知道对方心情的基础上,适当的做一些事情,帮助朋友调节情绪。”其他学生听到感觉十分实用,于是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三、采用实践探究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科学课程重视理论推导,但也关注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实验操作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课所必备的能力,更是深度理解科学理论、原理和概念的关键,且在实验中,更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指导“水生植物”的相关知识时,教材中举例了“荷花”这种植物,它就是水生植物,但有的学生直到上了初中,学过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池》,吃过父母做的藕片,却依然不知道荷花与藕之间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教师可以从附近的花卉市场采购一株完整的莲藕,将其转移到课堂,展示给学生观看,并展示一段切开的藕片,让学生观看莲藕的内部结构,学生在这一课堂观察实验中,不仅锻炼了其实验观察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实验假设、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推导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辩证思维,增加课堂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综上所述,科学课,对初中生认识世界,探索自然,理解万物,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而学习起源于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推理、迁移和创新,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践行素质教育改革,培养综合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姚锦华.初中科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52):216-217.
[2]尚巧萍.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0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