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优生与待进生的形成与发展研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杨端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学生偏科的现象,

        杨端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湖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学生偏科的现象,从而产生了该科的优生和待进生。根据每一科优生和待进生的异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地理科的优生和待进生的形成与发展和本学科的特点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本文对地理科的优生和待进生的产生进行了探究,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教学工作,以期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科   优生     待进生     形成与发展
        从事初中地理科教学13年来,我对本学科的教学深有体会。在教学中我培养了一些优生放弃了一些待进生;也培养了一些待进生和放弃了一些优生。这看似矛盾的一对问题,却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了,有些老师甚至完全都没有注意到自己每天都在无意识地面对和处理着这两个问题。为了转化待进生和培养更多的优生我们要更深入地去研究这个问题。因为现代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
        优等生是指学校和教育界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优等生不仅仅在于学习成绩,也在于其他各个方面,而且各个方面没有孰重孰轻,只是阶段问题。很多老师认为优等生就是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是听话的学生。而就我们地理学科来说,优生就是指读图能力强、观察分析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归纳总结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而相反就是待进生了。优生又分为两种:
        
        (一)基础型优生  
        有些学生天生就具有很好的读图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我把这类学生称为基础型优生。这类学生只要你给他一幅地图和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再给他一个特定的问题,他就能够根据你给出的问题回答出答案。比如,我讲《东北地区》这一课时,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东北地区包括了哪些地形区?气候类型是什么?干湿区是什么?农业类型是水田还是旱地?班上的优生接下来就会从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干湿区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中找出相应的答案,而待进生则东张西望,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找答案。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没有引导好的话很多学生就回答不出来。对基础型优生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育方式:
1、引导为主鼓励为辅       
        一个人的自信心往往来自与别人比较时产生的优越感。优生回答问题快且准确,考试成绩比其他同学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和欣赏他们自然有优越感,因此,也信心满满。学生既然信心十足那我们主要引导他们学习哪些内容巩固哪些知识点就行了,但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关注也是不行的。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叫李思云,她是从其它学校转学到我们班的,她思维敏捷成绩在我们班排到前10名以内。李同学平时上课很积极回答问题,劳动课也很勤快,但我就是不表扬她。因为她脖子上有纹身,而且思想有点偏激。因此,我把她划分到待进生的行列去了,她的所作所为也都被我一一否决了。后来这位学生自暴自弃,还经常与我作对使我后悔不已,仅仅因为我的偏见就毁了一个学生的前程!经过这件事之后我深深的体会到关注和鼓励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每当下课,我都会找时间跟班上的优生谈谈,哪怕是一两句话也好,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自然也会对老师产生好感,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也因为如此,我所教的班级的优生总是能稳中有升。
2、 角色定位是质量的催化剂       
        学生当中有优生待进生之分,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老师给他冠以什么样的帽子 ,你给他定位为优生,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优生。因此,他就会倍加努力地学习来巩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这无形中鼓励了学生并促进了他学习的进步。在教学当中如何给学生定位呢?我是这样做的:我找个别学生谈话之前,先在全班同学面前给学生定位。比如,这个星期该找班上的优生谈话了,我会事先在班上跟学生说:“这个星期我要找班上的优生谈话。

”但我找出来谈话的都是班上的中层生,结果中层生就把自己定位为优生了。这样之后谈话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二)待进生
        这一类学生由于小学的时候基础就比较差,所以上到初中成绩也跟不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智力也会随着提高,只要学生肯勤奋,加上老师的正确点拨这一类学生的成绩还是有提升的可能。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他的性格和学习习惯都有可能改变,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促使学生喜欢学习。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地理,对于小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时候要提高他们的地理科成绩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1、学科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本书编写组编·如何培养学习兴趣【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2-1]最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但如此,苏联现代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看来,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条件。[ 约翰·杜威·教育中的兴趣及努力【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2-01]其实,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2、学科信心的培养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东生秀·如何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赤子【J】2013年8月下总第288期]众所周知要做好一件事情,除了勤奋、细心、兴趣、方法以外“信心”也是关系到事情成败的关键。待进生成绩差,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因此,学习没有信心。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学科学习信心方面,地理科比其它学科有优势,因为我们可以从七年级开始抓,而且可以灵活的掌握上课的内容;它不像数学那样逻辑性比较强要循序渐进,也不像语文英语那样要讲语法语感。我们可以先易后难地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容易掌握的内容先讲,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信心。
3、学习习惯的养成    
        根据地理科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以及填图、描图、画图以及制作地理图表的习惯是我们作为地理老师要完成的任务。地理学科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图象等资料众多,信息量丰富。要学好地理,关键要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通过读图用图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会填图、描图、画图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提高学科教学的关键,因此,我每节课下课前都给学生安排看图的任务,下一节课上课前我就提问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看图习惯了。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每当你起床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也许会想这样环境能够保持多久,假如有一天环境破坏了,每天都要呼吸着污浊的空气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所以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学习地理知识,用知识去改变环境改变生活。作为地理老师我觉得我有责任培养更多的优生,让他们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编·如何培养学习兴趣【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2-1
 [2]约翰·杜威·教育中的兴趣及努力【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2-01
 [3]东生秀·如何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赤子【J】2013年8月下总第28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