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趣味环节推动学生参与——小学语文趣味环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7月   作者:鲍淑君
[导读] 基于教学改革背景,教师要构建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为响应上述号召,也同步推进教学效率增强,融合的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让愉快环节增进学生参与欲望。语文教师了解教学需求、了解新课程改革思想,创建合理有效的模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学习中的变化;通过愉快课堂构建,彰显教学魅力和教学特色,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小学语

鲍淑君     义乌市上溪镇黄山小学
【摘要】基于教学改革背景,教师要构建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为响应上述号召,也同步推进教学效率增强,融合的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让愉快环节增进学生参与欲望。语文教师了解教学需求、了解新课程改革思想,创建合理有效的模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学习中的变化;通过愉快课堂构建,彰显教学魅力和教学特色,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趣味环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环节;构建;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7-035-01

        前言: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趣味环节,会增进学生的愉悦感受、营造优秀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杜绝不同方面影响带来的消极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知识的探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本学科教学的特色,合理把握住上述因素,让学生通过愉快语文、快乐学习的思想意识构建中获取成长和发展。基于不同需求彰显出语文学习的无限特色魅力,能够推动学生发展,保障学生能够在切合实际、切合成长需求的视角下获取进步,感受语文学习的优势。
        一、借助故事形式,营造趣味教学环节
        在小学语文课堂内,教师为最大限度迎合教学趣味性的基本原则,调动学生的激情,应用故事方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眼球。以故事为基调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实效性会全面被激发出来,保障学生获取相关学习经验和探索欲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实施精准引导,同时让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加深印象[1]。
        例如:在课文《女娲补天》的教学中,教师为增进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学习热情,可以在课堂中尝试进行方法探索,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月亮,为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以不同神话故事的层层递进,引入营造趣味性的课堂环节。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内容的趣味性,保障学生获取相关学习经验。在探索视角下推动学生获取发展,激活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
        二、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趣味化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方法会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展示,让学生明确基本学习方向。


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探索,可以展示图片、视频,在语言、图画视觉上给予学生冲击,增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赞美之情;也会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用词、用句的精准性,推进教学成果提升,帮助学生积累不同的语言素材,丰富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2]。
        例如:在有关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中,教师在课文教学结束之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辅助作者不同文字的讲解,配备不同的图片、视频形式,让文字拥有“生命”。以灵动化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进一步畅游小兴安岭,能够保障文字与图片、视频融合,构建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学生能够在最佳状态下完成语文知识学习,其探索思维意识会得到有效固化,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端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态度。
        三、借助教学情境,营造趣味化教学环节
        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学生的情感意识相贴近,会推动学生参与欲望的提升,同时会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化。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教学情境融合游戏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复习环节,转变传统复习中的枯燥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复习[3]。
        例如:复习课堂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习大比拼”。首先,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与到比赛中,教师随机出示不同的题目,学生举手抢答,答对记2分。随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两组学生各派出一名代表,首先参与游戏互相出题,若对方答对,则出题方淘汰一名队员,若对方回答错误,则回答方淘汰一名队员,率先淘汰全部队员的一组学生失败;通过趣味游戏情境的创设,教师实际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通过复习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推动科学教学方法的运行,保证学生总体文学及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内为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引进新课程改革思想体系,显示学生主体位置。教师融合快乐教学思想,构建趣味课堂环节,营造出优秀的氛围,学生能够减缓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压力。在与学生成长契机融合、发展基调相融合的环节下,学生主动参与语文知识学习,其学习动力会得到激发,也会有效弥补学生在传统语文学习中的不足。在教师的引领中保障学生学习经验的不断丰硕,为学生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构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琰.学科教学知识视域下现代汉语趣味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成语教学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8):90-91.
[2]袁云丽.利用生活巧识字,营造教学趣课堂——小学语文低段生活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3):51-52.
[3]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4):100-103.
[4]陈晓红.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02):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