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如何有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张济敏
[导读] 在我国的多元音乐文化当中,传统民歌是其中的文化精髓,往往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民间不断流传和传承下来的一种艺术,具有着较强的价值性。所以,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在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加强民歌的有效融合,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对民歌的魅力和价值更好的挖掘。

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    张济敏 

摘要:在我国的多元音乐文化当中,传统民歌是其中的文化精髓,往往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民间不断流传和传承下来的一种艺术,具有着较强的价值性。所以,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在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加强民歌的有效融合,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对民歌的魅力和价值更好的挖掘。
关键词:民歌;中小学;音乐课堂;促进
        前言: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动,在教育领域当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使得音乐学科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民歌的融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丰富课程内容,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对民歌之美的认知和感受,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凸显学生地位,展现民歌之美
        在音乐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乐理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受到美的体验,艺术的感染和熏陶等等[1]。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传统民歌的弘扬和传承等等,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对民歌之美进行认识,达到理想当中的音乐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大田栽秧行对行》这首民歌引入进来。教师在课前就可以提前为学生设置主题,让学生在课前对歌曲背景进行了解。这首民歌具备着曲调优美,感情动人,情景刻画细腻的优点。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一边为学生播放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一边将民歌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化感受。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入情入境,对民歌的悦耳更好地进行感受,达到理想当中的民歌教学效果。
        二、注重互动交流,增强欣赏兴趣
        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学生本身在之前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素材,所以在民歌引入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置在文化兴趣的培养上。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民歌的意境,内涵,情感,背景来不断的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对民歌的美更好的进行感受。在音乐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例如,教师可以将《四季花调》这样的经典民歌引入进来。由于学生在之前可能已经听过,特别是对于高潮部分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歌曲讲解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配合协作。比如,可以先进行教师领唱,学生跟唱。而在高潮部分时,就可以师生共同演唱等等。


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入慕课来为学生呈现出歌曲作者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让学生可以在演唱当中将相应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对民歌之美更好的进行感受,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三、引入流行元素,深化学习体会
        针对于现代社会当中的学生来说,学生更为喜欢的则是具备流行因素的音乐[2]。所以,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流行音乐当中的民歌元素适当的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展现出更加强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民歌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青花瓷》这首歌曲引入进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带领学生分解,让学生可以探究其中蕴含的民歌元素,更好的进行演唱欣赏。让学生对民歌产生认知和了解的兴趣和能力等等,可以对民歌当中蕴含的美感更好的进行感受和欣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能够在无形当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欣赏能力等等,让音乐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具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多,真正的实现对音乐教学的有效推动。
        四、做好拓展延伸,品位民歌内涵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在民歌引入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拓展和延伸工作[3]。不应该局限在教材内容当中,而是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体验、欣赏、扮演等各种各样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对民歌的魅力更好的进行体验和感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民歌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阆苑仙葩》这一具有民歌因素的经典音乐引入进来。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让学生可以在课下对《红楼梦》当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欣赏,对于词中所蕴含的意境的优美更好地进行体会,并可以在欣赏过后以写作的方式对所看所思进行记录,在后续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起进行交流和分享。
        结论: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适当的加强民歌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课程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所以,在当前,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主要可以从凸显学生本位、注重互动交流、引入流行元素、做好拓展延伸等等,让学生对民歌的内涵更好地进行品味,达到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成卉. 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融入[J]. 参花(下),2021,(03):147-148.
[2]路荣. 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打造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21,(10):167-168.
[3]韩晓颖,郭国强. 以学助研、以研促教——记廊坊市韩晓颖名师工作室[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03):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