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的现代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李锴
[导读] 摘要:现代技术的发展,让纺织工程也迎来了时代发展机遇,进而令纺织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身份证32070519900604XXXX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技术的发展,让纺织工程也迎来了时代发展机遇,进而令纺织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未来的纺织工程,将会体现出较强技术性,基于此,本文将讨论纺织工程和现代技术之间的衔接,以及质量控制手段。
        关键词:纺织工程;现代技术;质量控制
        一、纺织工程和现代技术衔接
        (一)张力控制
        纺织工程工序中,张力控制是不容忽视的技术之一,和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纺织工程在材料运动方式上,如果细分,可归结为四种,也就是立式环锭加捻卷绕、卧式平行牵伸卷绕、络筒整经卷绕、柔幅布匹收卷,每种纺织材料在运动方式上,对张力要求都是千差万别的。伴随技术发展,纺织工程同样迎来了技术的较大变革,无形中提升了张力控制水准。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几种。
        首先,机械装置控制技术在张力控制技术中,属于基础技术的一种,例如钢丝圈、气圈,摩擦盘张力器、弹簧片张力器等。不同的是,钢丝圈、气圈可能不具备调节张力大小的能力,而张力器结构并不复杂,而且可以调整属定值。除此之外,液动张力器、差动齿轮减速张力器、电磁张力器、磁粉张力器,同样属于机械装置控制技术,尽管此类技术精度无法达到较高标准,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功耗,但是可以对张力进行调整。另外,电磁永磁机械张力器,也是业内逐渐被关注的机械装置控制技术,灵敏度较高,而且可以针对变值或定值进行张力控制。
        其次,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同样可以达到张力控制的效果。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敏度过关,张力控制反应相对迅速。
        另外,检测和传感技术,主要载体涵盖电子卷取、角位移传感器、测速编码器、光电传感器、应力片传感器、高灵敏度探测系统。检测和传感技术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尤为显著。
        最后,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控制技术,包含的载体有单板机、PLC、工控机、微型机等,至于具体选择哪种载体,往往需要结合特定因素,例如控制精度、成本承受水平、响应速度、系统容量等,进而提高选择的性价比,强化张力控制的效果。
        (二)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和纳米应用技术,当前在我国纺织工程中,应用同样相对广泛,在纳米技术的加持下,纺织物自身性能同样会迎来较大提升。具体应用中,纺织浆料、纳米纤维和功能纤维的制备,都属于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纺织工程中,此类技术同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纳米技术的应用,会减少化纤纺织浪费情况的出现,提高生产质量。如果纳米微粒具备吸附光的性质,则纤维合成的产品,同样具备较强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除此之外,纳米材料还能够帮助制成抗菌纤维,此类纤维具备较强抗菌功能和抗洗刷功能。制备纳米纤维也是纳米材料技术的典型应用例子,鉴于纳米纤维普遍不具备较大直径,密度也不大,因此,在制备纳米材料时,一定要对材料是否发生突变,给予足够关注。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纺织工程中加强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服装舒适度,而纳米材料自身强度较高,也可以有效提高化学纤维强度与韧性。最后,若某一种纳米材料具备较强的表面活性,也能够当作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有助于纺织产品质量的提升。

以纳米尺寸为基准,对无机填充物进行分割,可以制成无机纳米复合浆料,有效提高成品的耐磨性和稳定性。
        二、纺织工程质量控制手段
        (一)络筒在线质量检测手段
        纺织工程质量控制同样会受到较多重视,当前技术发展背景下,应用较多的是络筒在线质量检测手段。传统实践经验表明,排查超限锭位的工作,可以在乌斯特条干仪基础上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工序质量,乌斯特条干仪排查效果有目共睹。但是需要引起注意,若仪器相对紧张,则会干扰到正常的排查效果,而且被各类因素影响,会带来较大测试周期。通常情况下,检测周期应当少于30天,也就是两次扫车周期,与此同时,应当基于企业实际情况,使各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制作并应用测试数据分析图表
        对纺织企业而言,应当对产品生产所有阶段进行质量检测,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完成制作与应用测试数据分析图表的相关工作。系统性较强的统计图表,需要包含一系列质量指标,例如棉结、粗节、强力、断裂程度、CV等,在掌握图表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动态对比。基于图表信息,可以完成大约4年重点品种质量数据统计工作,也能反映单项指标在固定阶段的变化情况。另外,工序能力评价图,能够评价工序加工水平,并基于此,开展对影响工序质量因素的研究。
        (三)针对性工序质量控制手段
        若想提高质量控制手段的针对性,就一定要重视客户的要求。如客户需求针织平纹汗布,对纱线疵点有要求,则应当在明确筒纱与管纱疵点基础上,制定工序控制指标。同事应当在供货质量档案的基础上,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质量,全面保障产品一致性。若客户有加单需求,不但要保证前后生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而且还需要重视产品是否存在毛羽周期变异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纺织工程现代技术和质量控制,会受到较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张力控制还是纳米技术,都将是纺织工程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发挥各类现代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婕,李国栋,梁宝仁,贾锋伟,孔凡功,王晓映,由久浩,陈卓,夏光美,薛菁雯.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2020,34(5):16-24.
        [2]李家科,彭凯,郝改瑞,李怀恩,李舒.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21,37(1):90-102.
        [3]陈肖颖(译),孟粉叶(校).Nanollose:用于非织造布生产的果壳纤维素纤维[J].国际纺织导报,2019,47(11):2-2.
        [4]李世强,张鸿,何灵生,唐宗国,李娜.石油储罐火灾致因分析及危害控制探讨[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0,33(50):18-21.
        [5]杨启文,吴安华,胡必杰,李六亿,刘运喜,孙自镛,吕晓菊,施毅,卓超,郑波,宗志勇,盛国平,宁永忠,张嵘,胡付品,陈中举,李福琴,姜亦虹,战榕,孙树梅,俞云松,徐英春.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