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范桂新
[导读] 道德与法治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教学活动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范桂新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摘要:道德与法治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教学活动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方面。探究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又可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教学生“学”。本文基于探究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和运用策略探究,通过确立探究活动主题、引导探究问题、延伸拓展探究活动的教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学科培养目标。
        关键词:探究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道德与法治探究活动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重要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落实,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优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得到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在知识内化的同时健康成长。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一)利用探究活动,明确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探究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在运用探究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引导,在确定的有益的探究主题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初二“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时,可以让学生探究当前我国中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认识,思考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为维护宪法尊严,捍卫宪法实施做贡献。又如,在教学初三“创新改变生活”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例举“现代科技改变了哪些生活”的探究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的途径、方法。这样,通过一个个主题明确的探究指引,学生不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素养,不断获得对社会生活资源进行科学探索、分析、加工、得出结论的学习经验,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历程不断升华。
(二)利用探究活动,问题引导,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开展探究活动贵在引发学生思考,贵在让学生动脑。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要善于借助探究的主题,引导学生科学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让学生思考问题成立、解决的条件,不断开启“思维的列车”,拓宽学习的长宽高,增强探究活动学习价值。例如,教学初二“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形式对这一教学内容展开探索分析。如:第一,在参与班级活动的时候,倘若遇见班级同学意见分歧时,你会如何处理?第二,当班级同学发生权利冲突,如果你是冲突方,你会怎么解决?第三,假如你在行使公民权利时,遭遇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你会如何对待?第四,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公民行使权利的方式?你赞同吗?为什么?……通过层层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了公民权利的正确行使方式,明白了虽然宪法赋予了公民多方面的权利,但公民行使权利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条件,有规则的,要依法行使,如果大家行使权利都不讲规则,那么,公民的权利就会互相碰撞,就会互相伤害,这样,公民权利再多也没有用。因此,我们每个同学既要珍惜公民权利,又要依法行使权利,做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合格公民。这样,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既明白了“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课程知识,又明白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处理权利行使的冲突的道理,提高了遵纪守法的素养。
(三)利用探究活动,延伸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形态
        探究活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锤炼。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学生打开教材、阅读教材、接触教材、理解教材、思考教材、提炼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对教材内容的扩展、深化、补充、丰富、修正、延伸的过程,是学生提炼自己个性、丰富自己个性、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

如,在教学初三“延续文化血脉”这一内容时,既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可以让学生探究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自己的中学成长阶段传承一项中华传统文化。在探究活动中,有的同学表示喜欢中华诗词,希望在国学经典的知识探索中拓展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知识的学习面,展示、分享了自己学习祖国传统优秀诗词的学习心得、自己创作的诗词,引发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诗词的兴趣;有的同学表示希望组织学习祖国的剪纸民间艺术,在探究中展示、分享了许多民风民俗的剪纸民间艺术作品,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强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有的同学表示喜欢“中国旗袍”服饰文化,愿意为弘扬祖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作努力;有的同学表示喜欢祖国的书法艺术,愿意为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作努力,避免祖国的书法艺术成为印刷书法……,种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探究,锤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丰富个性,展现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
二、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主题具体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每册基本上共设四单元,每个单元主题都非常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建师要认真钻研每一单元主题,细究每一单元主题下的课时探究学习活动.如人教版初二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坚持宪法至上”,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宪法条文,组织诵读宪法内容学习活动,了解宪法内容、条文,增强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宪法;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宪法宣誓活动,探究了解宪法誓词内容,探究为什么要宪法宣誓,什么人要宪法宣誓;也可以组织学生探究了解我国的宪法日、宣传周,思考我国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日,宣传周,思考作为中学生、未成年人如何在宪法宣传日、宣传周做好宪法宣传;可以探究宪法与中学生的关系,探讨中学生如何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细化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在吃透教材“探究与分享”的素材内容教材上,进一步挖掘探究活动主题、丰富探究内容、完善探究素材,使课堂课时探究活动既照顾教材主题,又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在课标、课程、教材主题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必要的修改、优化、细化、具体化。
(二)筹备精细化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探究活动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分享不同的思考过程、思考结果,因此,探究活动前,教师要认真做好策划与筹备,制定周详的探究活动方案,预设学生可能的思考问题、思考方向、思考发现、思考不足、思考笑话、思考答案、思考过程,探究时要明确探究意图、探究目标、探究方式和可能形成的探究成果、探究形式等,制定契合课程目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探究计划。不搞“怪力乱神”的探究活动,不搞挤占大量课时的探究活动,不搞学无所获、嘻嘻哈哈的探究活动,特别要避免探究活动成为搞笑活动,成为发表“奇谈怪论”、“口无遮拦”的“无忌”活动。
(三)指导适时化
        探究活动属于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生成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实践。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不同,探究活动的结果,必然是千人千面、五花八门。因此,探究活动教学,教师绝不是“一探了事”,把课堂完全教给学生,无事可做。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堂的探究观察,做好探究评价,对超出课堂学习范围,超出学生知识范围,超出鲜明政治立场、观点范围的探究,教师要适时指导、说明,或者直接给予制止、否定,不能以探究为借口给予纵容、允许、肯定,探究教学活动要坚持正面教育、正能量教育。突出微情景、微点评、微道理、微方法、微句式、微答案。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探究教学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更好完成课程目标为方向,在探究活动中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真正掌握,实现学科能力、学科品质、学科素养“三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静荣。探究与分享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研究[J]。科学咨询,2020(5):108-109。
[2]冯会娟。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中文信息,2017(1)。
[3]韩月军。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探究活动策略[J]。学周刊,2015(4):5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