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及其解决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期   作者:闫洪勋 牛建安 安梓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闫洪勋   牛建安   安梓
        国网青海省西宁供电公司输电中心   青海西宁   81000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也对输电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的主要传输方式是输电线路,高压输电线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然而,在高压输电施工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确保各行各业正常用电。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其解决方法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电网运行和检修方式不断完善,电网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对电网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人为方面
        人为因素是造成线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其可分为故意和大意两种。前者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行为。如,某些人为自身的利益故意破坏线路盗取塔杆材料或是线路中的金属材料,造成高压线路运行出现问题。后者大多是由于日常维护工作人员的粗心造成的,例如,塔杆被撞坏、电线漏电等。
        另外,对于用电人员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用电不规范的情况,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电线维护管理过程中,实地操作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输电体系的运行。在相关企业中,部分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因缺少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造成输电线路故障,无法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1.2外部因素影响输电线路运行
        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今后的运行稳定性,目前部分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出现输电设备布置在树木周围,一旦出现较大的风时,容易造成树木的折断刮断导线,出现输电线路的短路问题,造成该区域电力瘫痪,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威胁线路周围居民的安全。同时,目前部分居民对于安全防护缺乏认识,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在导线附近投掷导电物体,也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问题,影响正常的供电。再者有部分大型运输车辆,其车辆车厢较高或体积过大,在车辆通过输电线路附近时,则容易对输电线路造成刮碰,破坏输电线路供电。此外,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大量的开工,但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施工过程不符合要求,也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破坏,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1.3输电线路氧化及损坏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其长期的暴露在野外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随着季节不同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也不同,在北方地区更是如此,输电线路可能需要承受高温和高寒的考验。输电线路长期的处于恶劣环境下,线路受到的高温、高寒、风吹或雨淋等不良环境影响,输电线路可能出现氧化的情况,从而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和损坏,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供电。此外,对于南方地区冬季如出现冻雨等极端气候,导线容易结冰现象,造成导线的断裂,不仅对输电线路供电产生影响,而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优化措施
        2.1研发输电线路配套装置
        要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可靠,必须从防雷和增强绝缘性两方面来考虑。此外,必须考虑到暴雨、沙尘暴和暴雪等不利于输电线路维护的自然条件。结合各个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改进并完善输电线路配套装置,从而减少雨雪等恶劣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氧化锌避雷器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也减轻了相关人员维修输电线路工作的压力,因此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领域。


        2.2注意自然气候对施工的影响
        施工中,在选择线路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针对不同的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在气候严寒的北方,温度极低,容易出现冰冻天气,这时应该选择抗寒性能好的材料,否则电线可能会因为冰冻天气发生断裂,造成安全事故。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电杆送电和地下送电两种方式。电杆送电它虽然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利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但是它方便后期电线的维护和保养,线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维护。地下送电不占空间位置,不影响地面环境。但是当线路出现问题了,维修非常困难,需要重新挖掘土地,然后排查原因再进行维修,工程复杂困难。除此之外,在一些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施工前要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一定要制定相关的应急方案。
        2.3输电线路运维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我国的输电网络十分庞大且分布密集,各输电线路相互连接。由于输电网络运行是在复杂的室外条件下,因此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因此,供电企业在实施智能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信息反馈的分析工作,对于紧急故障或关键问题要提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并建立好机制后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方式,保证在事故或故障发生后,供电企业相关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将故障排除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电力企业应建立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事件演练,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掌握应急处理方式。
        2.4创建输电线路高效监控制度
        完善的监控制度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输电线路运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完整的体现出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从而便于对输电线路进行维护管理。完善的监控制度是对输电线路中各个监管项目的统一管理,为各种形式的监管体系提供管理的依据,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之后,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5注意湿度对线路的影响
        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如果碰到雨天,会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如果雨水过多,空气湿度会增大。由于底座是由混泥土浇灌而成的,那么电杆底座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干燥的,最终会造成电杆倾斜或不稳固。同时左右线路的导线内芯都是金属材料组成的,为了确保线路安全,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南方,要在导线的外面多加一些防水材料,避免雨水和湿度影响电源线的功能。
        2.6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都不仅仅是依靠设备,而关键是在于人员的素质。想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智能化,关键条件就是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才能发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的前提。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在上岗前都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先进设备的能力。只有管理及作业人员清楚什么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才能落实好输电线路的智能化管理,对数据和信号做出科学的分析。
        2.7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实行智能化管理,首先要建立输电线路信息处理平台,因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并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传输。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中各岗位人员对线路的各项信息及时的掌握,并将自身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助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进行管理。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大研发智能电网系统的力度,同时结合输电线路专业知识与相关科学技术来建立健全完善的输电系统,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树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9):106,108.
[2]唐海波.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7,(14):209-210.
[3]汪德才.新时期的输电线路运维模式的构建思考[J].科技资讯,2017,15(34):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