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防控和整治工作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期   作者:何宇靖
[导读] 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企业生产以及居民用电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发生外力破坏问题时
        何宇靖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博罗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企业生产以及居民用电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发生外力破坏问题时,配电线路稳定运行会受到不利影响,导致人们正常的用电需求得不到满足,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的防控和整治措施分析。
关键词: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防控;整治
前言:外力破坏问题是配电线路的实际输送电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隐患,为了加强对外力破坏问题的有效防控,保证电力输送的安全性,有必要加强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问题的防范,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配电线路外力破坏因素影响下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使配电线路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
一、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的原因
        根据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问题,是受到人为因素和施工因素两大原因的影响发生的。人为因素指的是配电线路受到人为的外力破坏,常见的以车辆撞杆事故最为常见,例如受到线路规划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配电架空线路通常会在道路附近广泛分布,这一现状导致线路运行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在人为的外力破坏因素下,导致车辆碰撞发生时会使配电线路受到外力的损坏,引起配电线路故障问题。施工因素则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有些建设项目是在沿线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和实施的,若是按照一定的安全规范要求,此类沿线保护区的建设项目与配电线路之间的距离通常不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导致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对配电线路的破坏问题。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人员的配电线路保护意识不足,缺少健全的配电线路监督体系,导致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合理等现象时有发生,配电线路被破坏出现了故障问题。常见的施工因素包括在施工现场勘查不到位,施工方案不合理,主要体现路面开挖前未提前勘查开挖面下管道,或者吊车、挖掘机机械臂作业未提前勘探周边带电架空线路。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问题,甚至可引起严重的电力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人力因素和施工因素这两大要点是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因素中十分常见的,值得相关部门人员加强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问题的合理防控和有效整治,保证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1]。
二、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的防控和整治措施
(一)加强政企合作
        为了加强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问题的合理防控和整治,电力企业应构建起联动防御机制,增加与内外部的合作,电力企业的配电线路运维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络,建立起合力作用,以早发现、早解决为原则,降低外部破坏配电线路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当地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规划信息,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对规划区内配电线路的安全系数进行准确的评估,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外部配电线路被破坏的事故。通过定期的联合执法以及专项整治的活动,加强对辖区内电网运行安全的有效管控,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通过政企之间的合作,使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问题隐患降到最低[2]。


(二)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针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因素中常见的施工问题所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对于工程项目展开分析之后,若是发现该工程项目会对配电线路的安全形成威胁或直接的破坏,电力企业的运维部门要及时的增加与项目建设人员之间的沟通,加强对项目建设计划的了解,包括具体的项目内容、施工设备等信息。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合理的指导,将安全施工表详细地填写并保存下来,构建起完善的三方交流机制,包括电力企业、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明确进行责任划分,将相应的事故责任标准制定出来,实现对施工单位的督促和管控效果,提高对配电线路的有效保护。电力企业的运维部门人员应将施工信息收集起来,通过现场检查和分析,对于可能会对配电线路造成外力破坏的潜在危险点进行有效的识别,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外力损坏隐患明确记录,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应结合建筑施工具体情况以及配电线路实际沿线情况,详细展开隐患分布图的绘制,通过现场的定期查看、核实等各项措施,使施工因素引起的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问题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发挥出施工管理机制的有效作用,提高对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的合理防控和有效整治[3]。
(三)实施差异化的运维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运维部门应结合对辖区内配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隐患排查结果分析,对运维策略运维计划以及检查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按照中低压配电线路的操作标准要求,加强对隐患点的巡视和管理,实时跟进配电线路沿线的现场施工情况,将警示标志、宣传资料等张贴或发放到现场,宣传配电线路的安全保护重要性。对于辖区内的重点线路中的基础建设施工作业应采取多项管控措施,及时制止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例如可以将视频监控安装在施工现场,或是采取现场专人督导、无人机监控等方式,积极获取主管部门的介入,实现协调整改,规避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风险问题,为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切实保障。电力企业运维部门的相关人员应通过现场的调查研究,对已经提前报备的施工项目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防控措施,与施工单位之间保持积极的沟通与实时交流,对于可能产生重大威胁的施工项目作业,电力企业的人员应获取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通过与施工单位之间的三方会谈,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保护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及时修复破坏点
        当出现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问题时,应及时整治、修复破坏点,由电力企业的运维部门人员及时前往现场,加强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结合隐患记录故障部位的实际情况等相关信息,对故障范围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充分的分析,找出故障点,并且对电力设备及周围环境的供电恢复条件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立即进行设备入场的组织活动,保证电力传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使辖区内用电企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受影响,减轻可能发生的损失问题。运维人员在对故障点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事故现场其他工作人员应调查故障发生的原因,做好证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视频记录、现场拍照等方式将故障现场的实际情况保存下来,加强对施工项目相关信息的同步收集,并且要报告给当地的公安机关,为后续相关部门处罚决策等提供依据[4]。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配电线路可能受到的外力破坏隐患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合理的预防和有效控制,结合可能会对配电线路形成影响的各项外力风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配电线路管理工作的各个细节中。最大程度地降低配电线路发生外力破坏事件的几率,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邱军,崔健,等.输电线路防外破坏技术在武钢的应用[J].冶金动力,2020(11):5-7.
[2]尚蕤珩.配电运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20(23):46-47.
[3]朱小珑.输电线路的故障与预防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8):40-41.
[4]颜廷玉.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防控和整治工作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0(05):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