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曹莹云
[导读] 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思路,采取此种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曹莹云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屏峰学校  332500
【摘要】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思路,采取此种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53-01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并且内容相对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数学知识比较困难。相对于陌生抽象的知识,他们更喜欢贴近生活的形象的知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尤其必要。
        一、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并在课堂中采取提问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地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此来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运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自觉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与同学进行共同讨论和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完整答案。教师可以举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以买铅笔、橡皮文具为例,小红在进入商场选购文具的时候发现自身所带的费用不足,这时,教师可以以此来设置问题,问“小红总共带了多少钱?需要买多少文具?还差多少钱?”由于问题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而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新文具,教师恰当地引入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由此可见,这种生活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发掘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学习探究
        深度解析教学大纲,小学低年级阶段其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于,用大量的实例去加深记忆很少的知识点。在新课改的标准下达后,课堂的重心在于教会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构建思维认知体系。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教师是需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解读,对于书本上不合理的理论型内容要有自主正确解读和传达能力。


同样是注水的问题,教师如果能认识到这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和化归思想的例题,那么就可以对该例题进行合理化解读和重塑。
        例如,在“关于角的认识”教学中,当学生初步了解锐角、直角和锐角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展示一些学生生活中各种带角的物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物品应当由简单到复杂,比如先展示五星红旗、窗户、书本这类相对简单且角比较单一的物品,再展示折纸船、路牌、自行车这类相对比较复杂且角比较多的物品。让学生去观察和发现这些物品中的角进一步加深印象。另外,还可以让同学们在教室或者校园里观察,与教师同学们分享自己看到的角。最后,利用剪刀、扇子等实物或通过多媒体动画,以动态化的形式演示不同的角,让学生进行观察。显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完全进入生活化的场景中,去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探索生活。
        三、设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设置课外作业也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课外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同时检验自己学生中存在的不足。但是传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于课外作业的设置通常都是以教材中课后练一练或者学校统一下发的练习册为主,基本上是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或者对计算能力的考核,缺乏生活化的课外作业,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从而失去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设置一部分生活化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能够在做作业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乐趣,看到数学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完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时、分、秒》以后,除了基础的课外作业以外,老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如下具有生活化气息的课外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认真熟悉家里的钟表,并借鉴健康作息时间表,为自己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并每天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规律作息。在这个生活化课外作业中老师要先给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一个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身体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一个健康作息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完成这份生活化课外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自身健康出发认真地去完成课外作业,老师在评价学生这份作业时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更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这种生活化的课外作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运用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之,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教师通过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和情景创设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也有利于对身边教学手段的充分运用,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小学生在数学体验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小英.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128-129.
[2]陆瑞琼.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83.
[3]陈冬华.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