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修为——谈《论语》中的治学之道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王艳芬
[导读] 对于论语,人们读了很多,不同的人读论语,有不同的感受,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教师的治学道理。本文从治学的目的、态度、方法、谈点读后的体会。

王艳芬   湖北省孝感市实验小学  432000
【摘要】对于论语,人们读了很多,不同的人读论语,有不同的感受,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教师的治学道理。本文从治学的目的、态度、方法、谈点读后的体会。
【关键词】教师;治学;修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02-01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孔子的教育教学之道,假期里,我有幸读了《论语》,读后有一些浅显的体会。对于治学,孔子给了老师正确的指引。
        首先说说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子路篇》里,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首,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呢?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学以致用,方成真才。光有学习和思考,显然不够,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看到了社会实践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在《述而篇》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道德也好,学问也好,都需要自己去做,去实践。课堂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实践才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活学的源泉。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书本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朗读、亲子诵读、义卖、做活雷锋、三八我为妈妈做件事”等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
        接着说说学习的态度。第一、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在《雍也》篇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只有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第二,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在《里仁篇》里,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有远大的志向,确以吃的穿的不好为耻,是不值得同他谈经论道的。在孔子看来,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学到忘记吃饭,连自己慢慢老去也不知的人。
        第三,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在《述而》篇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老师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些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孔子的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实小这个大家庭,我每天被我身边优秀的人感染着,学习他们正直,好学爱钻研的精神,以及待人接物的处事方法,碰到难的问题,会虚心请教他人,不断学习,得到他们的帮助。
        最后说说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的方法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这里提出了学知识能让人觉得愉快。在《为政》篇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诗经》里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这是子贡引用诗经.卫风里的句子)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所以,只有让学和思结合,才可以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的是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寻找答案,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在和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碰撞了我的思维火花,无论是与年轻老师一起上课,还是自己执教,我都会如切如磋,反复设计教案,大量阅读,用心思考,选择有用的加以利用。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校园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我知道学习任何经典,先人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教师是一场修行,治学的道理在于严谨,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孔子的谆谆教诲,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