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4期   作者:夏平芙
[导读] 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学科

        夏平芙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大附中外语校  610000
        摘要: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学科,由于初中阶段是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过渡时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初中阶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的学生经过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储备,但是受到学生个性特点、思维理解能力、大脑发育速度、家庭成长环节、小学阶段接受教学的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为了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结合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促进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字: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运营策略
        差异化教学受到传统“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并结合现代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差异化教学理念因其在教学应用中的显著效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青睐。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显著,学生之间的思维能力差异较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应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一、差异化设计教学目标,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指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应该充分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适合的标准下进行学习,充分理解与吸收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知识,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数学老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点时,应该讲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分解,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工作。首先需要达到让学生认识与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ax+b=0”,其次是让学生能够在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时,能够采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得到方程的解,最后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环境和情境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实际问题。只有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然后一步步实现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才能够让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挥作用。
二、差异化区分学生主体,让教学更具个性化
        在新课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对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地设计,必要时适当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存在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从而将这种内在动机外化为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针对“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针对性格内向敏感、不爱发问的同学,数学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检验,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到这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胆量的提升和课堂专注度的提升。有的学生对于形象化、具体化的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数学老师便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投影仪为学生展示不同三角形的特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更好吸收。而有的同学更适合在与人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因此,数学老师可以为这类同学遗留一些课堂任务,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探究与合作,从而得出对问题的一致的看法和结论。将学生差异化,不仅能够让教学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一生。
三、差异化布置课后作业,让教学更具指导性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超强的学科,在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都免不了在课后作业的练习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程度。在差异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老师可以分阶段布置课后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而作业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则是锻炼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应用 ,有的则是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不同的目的对应不同的作业,将课后作业差异化,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更具有指导性。
        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针对“一次函数”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在进行课后作业的练习和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同学重点关注对不同一次函数形式的识别和判断,提高对一次函数这一知识点的认。对于基础知识稍好的同学,可以让其重点关注作业中针对一次函数的求解部分,让学生熟练掌握求解公式并应用。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足够优秀的学生,可以让其将重点更多放在应用题部分,在实际场景中构建一次函数进行求解,探究同类问题之间的求解模式和方法。
结束语: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尚处于培养阶段,自我学习的能力还不够好,对自我学习方法的探索意识还不够,需要老师的不断指导。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老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学生主体的特点、课后作业的针对性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的设计,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家余.试论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5839-5839.
[2] 傅坚武.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人文之友,2018,(21):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