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李大勇
[导读] 当前阶段,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李大勇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卫都路小学456750




        摘要:当前阶段,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先进的柔性管理模式能够让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柔性管理模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应用策略

引言: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启蒙老师以及教育教学引导和组织者,其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都对学生学习态度、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产生极为重要且深远的影响[1]。班级,作为小学体系中一个最重要且最基本的单位,是全体小学生们在校认真学习、愉快生活的主要依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采用柔性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化的管理工作。强调以生为本,强调班级管理态度、管理方式的柔软性、灵活性与实效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础。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践行柔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柔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班级工作整体效率
        客观而言,在传统刚性管理的主观化且强制性要求下,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通常是一种被迫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的关系,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与密切度较为差强人意。小学班主任将柔性管理模式与策略完美渗透与融合在小学班级管理日常各项工作中,能够大幅度降低和减少工作的约束感,让小学生感到心理压力在不断减少,进而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认可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与方式,让班级管理整体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二)柔性管理模式能够营造愉悦轻松学习环境
        在新时期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于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育和指导学生们的策略与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柔和,必然会让课堂氛围与班级日常生活氛围变得更为和谐、融洽。进而逐渐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产生轻松、快乐、自在的感觉,逐渐养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二、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一)班主任应给予小学生足够关爱与呵护
        由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普遍年龄较小,并且思想意识并不成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犯错总是在所难免。鉴于此,班主任在运用柔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每一名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并且将自己的耐心、爱心与关心全部投入到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进而让学生们能够对班主任逐渐产生信任、好感与支持,发自内心的接受班主任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与班级纪律[2]。与此同时,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用最真诚、最平和的态度去对待每个学生,针对每名小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选用最科学、最合理的管理方法与策略,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全面提高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班主任应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无疑是整个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和师德师风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诸多重要影响。柔性管理模式极为注重和强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起到的“榜样模范”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榜样。客观而言,班主任的自身魅力在新时期班级柔性管理中需要依靠两大途径去展现:一是自身的学识能力,二是自身的行为品德。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上述两方面的能力与德行的提升,进而让全班学生心悦诚服,真正意义上发自内心的尊敬班主任、理解班主任。
(三)班级管理风格应宽松与严格有机结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们无可避免的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班主任倘若一味的责罚与批评,必然会对小学生心理和情绪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在柔性管理视域下,班主任在学生犯错时,必须要站在学生角度去分析和探究产生错误的根本原因和理由,进而有的放矢的去解决各种问题。比如说,班主任可以借助讲故事、摆道理等方式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和思想引导,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而逐渐改正。与此同时,在班主任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管理风格与原则,注意表扬与批评措辞的分寸,让班级管理风格能够达到宽松与严格有机结合,进而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化的认识错误,进行自我修正和自我改正。
(四)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公平与公正性
        除了上述三大创新策略之外,班主任在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开展班级管理各项工作时,还需要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对待全体学生达到一视同仁的标准,能够确保在班级管理以及践行班级规则的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进而让学生上进心得到全面满足,并且保持一个稳定、良好的思想状态。此外,班主任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也需要进行较为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针对学困生必须要给予更多的帮助、鼓励与关怀,进而让学困生能够在班主任的鼓励与引导下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迎头赶上。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化应用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柔性管理策略与手段,力争让小学班级管理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齐静.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56.
[2]史爱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