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解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陶汝贵
[导读]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达到新课标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陶汝贵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场坝镇彭家寨小学 云南 昭通657202)
        摘要: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达到新课标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让学生在培养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为随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业成绩,还可能间接影响学生未来在初中甚至高校各个阶段的学习。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提供各种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与教育手段,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感受到这门科学的魅力。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其教学技术手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得其教学质量已经到达瓶颈期,教师的教学质量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就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成功和个人素养的提高。二是由于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造成了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充分,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好等现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均可以从实践中反映和表现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素养。小学第一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也应该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推进我国中小学第一阶段数学课程的教育。
2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弊端
        儿童基础教育中小学数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创新领域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但大多数小学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2.1教学过程乏味,学生失去兴趣
        “填鸭式”教学的典范,公式生记硬背,机械式重复做题写试卷的方式,使小学生慢慢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系列导致了一些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降低。通过教学的经验不难得知,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成功地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行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
2.2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不准确,教师的角色仍然是“领导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甚至在儿童到成人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领导者和权威的角色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发展和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师定位是把学生培养成“好学生”的楷模,这极大地抹杀了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做的是从侧面帮助学生,给予他们能够使他们充分发展的尊重,把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获得有利于能力提高的直接经验。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不重视。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安静地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它是怎么来的,老师不会指导他们。

老师的问题通常是:“你还记得这个公式吗?这类问题还记得吗?后来遇到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并在其中运用死记硬背的来的公式。”这种问题只能培养“死板将军”,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以“记忆与机械训练”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要着重进行对学生能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的学习活动。
3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策略
3.1 建立全面的科研意识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建立在全面的研究意识的基础之上。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先一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方面应先对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首先,教师要树立研究性学习的观念,然后通过家长会改变传统的家长教育观念,而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3.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要切合实际情况,对学生攻克实际问题的本领进行提升。小学的数学课堂里,教师要建立能激起儿童好奇心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所拥有的技能和本领与其所想要理解的知识之间的差异,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譬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册“三角形内角和”课时中,建议应用现在教育技术和科技技术,对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有争议三角形的资料。将三角形拟人化,钝角:“我的钝角更大,我的内角和就一定是最大的!”锐角:“我的锐角比谁都多,我的内角和也不见得很小!”直角:“我们同为三角形,内角和怎么会是不同的呢?。”将三角形拟人化,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认真的观察理解,课程的进行同时会大幅度的提升。
3.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获得亲手操作的直接经验
        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研究性学习在于让学生动手,不要担心孩子们在自己动手的时候会遇到困难,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独立地战胜了这些难题时,他的智力与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当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这就需要教师预设一些学生们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来作为研究的对象。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学生们通过观看教师精心准备的动画,新课程改革规定,充分尊重学生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别担心学生们自己去做的时后会出现各种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遇到难以独立解决和克服的问题时,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当然,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的水平是有局限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先针对一些学生可以自己努力消化的知识进行实践。
结语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本次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的一个大跨越,也是新时代培养人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工作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不断促进我国小学生整体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学校教师也在不断探索和开展研究性的课堂教学,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不当之处,为提升课堂教学的理论技巧和教学能力不懈努力,为小学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多良好的教学铺垫。
参考文献
[1] 任彩云.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1)
[2] 王涌.探析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14)
[3] 马翠平.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分析[J]. 学周刊. 2018(35)
作者简介:
陶汝贵(1981年6月),男,汉族,云南,宣威人,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