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英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第二小学
【摘要】本文记录了一次绘本阅读课的磨课经历,反思了教学设计及现场授课的过程,探讨了引领学生理解、分析、思考绘本内容,指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其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绘本阅读;阅读素养;磨课
2018年5月,授课教师(即本文作者)要进行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笔者与科组团队一起研究展示了一节五年级的绘本阅读课。经历了多次磨课、集体备课、试教和正式讲课,发现了在绘本解读和文本分析方面会直接影响着绘本教学质量,贴合话题、聚焦问题整体理解文本和层层剖析文本信息对绘本教学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在这节绘本阅读课中都体现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本文案例的授课内容为《攀登英语阅读系列·分级阅读》第四级的绘本故事Travel to Green Land。以下将结合磨课的过程,详细阐述学生在阅读过程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
一、文本分析
本课是作为《Module 4 Travel》这个话题的课外拓展阅读指导课,《Travel to Green Land》是带有科普知识的绘本,描述一群小水滴要去一个叫“绿洲”的地方度假,他们带上了河里和湖里的小水滴,一块儿驶向目的地,最后到达了绿洲。作者以小水滴为主人翁,用生动有趣的表达描述小水滴的绿洲之行。 通过小水滴“绿洲之行”,使读者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明白心中期许的美好世界要靠自己去创造。
二、初次教学设计和试教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基于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I. Pre-reading
1.教师先与学生进行free talk,话题是travel,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承接以上视频,教师介绍水的循环。
Ⅱ. While-reading
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识别标题、插图等,培养文本概念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绘本结构的理解。
2. 图片环游。
3. 学生阅读绘本故事,完成思维导图。
4.四人小组讨论: Before the water drops arrive to Green Land. What problem do they have ?引导学生理解以下:It is hot there.Trees are thirsty. Flowers are thirsty. The land is thirsty. Everything is thirsty.
通过层层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体会water drops心情的变化。 深入阅读绘本后朗读绘本
(1) Read with the tape together.
(2) Read in groups.(Choose what you like to read.)
A. Seesaw reading.(小组内每人轮流读一句)
B. read in one voice.(小组内齐读)
Ⅲ. Post-reading
1. 复述绘本故事,借助结构视图自己描述小水滴的绿洲之旅,利用信息差促进信息交换,内化语言。
2.引出创编小水滴再次旅行的故事,并展示说出来。
〔评价〕
备课组的老师对本次试教给出以下点评:
1.教学导入使用视频,虽然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但视频比较复杂,学生缺乏水循环知识,难以理解。
2.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故事,但思维导图未能聚焦故事关键点,通过视频导入和图片环游后直接让学生阅读整个绘本,然后完成思维导入,信息量比较大,支撑少,学生难以找到相关信息。
3.给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少,同时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欠缺,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充分进行表达。阅读任务设计简单,不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绘本故事。
〔反思〕
教师对绘本的解读还不够充分,只关注了故事里带有水循环的背景,没有关注故事本身的内涵。设计的阅读任务简单,不能由浅到深剖析绘本故事。因此,要注意扫除阅读障碍的方法,理解绘本故事时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帮助学生阅读,输出任务不能表面化,要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第二次教学设计与试教
总结第一次试教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
I. Pre-reading
1.教师检测学生课前研学单词的情况,先让学生四人小组里交流,然后逐一检测。
2. 教师与学生进行free talk,话题是travel,引起学生的兴趣。
Ⅱ. While-reading
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识别标题、插图等,培养文本概念的意识。
2. 图片环游。
3. 学生初步整体阅读绘本故事,完成思维导图。
4.四人小组讨论: Before the water drops arrive to Green Land. What problem do they have ?引导学生理解以下:It is hot there.Trees are thirsty. Flowers are thirsty. The land is thirsty. Everything is thirsty.
通过层层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体会water drops心情的变化。 深入阅读绘本后先和录音一起朗读绘本,然后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展示。
5.与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总结关注水循环,通过视频了解水循环。
( )What’s the process(过程)about water drops’ trip?
A. water changes(水的变化)
B. kinds of water use(水的用途)
C. water cycle(水循环)
Ⅲ. Post-reading
1.观看水创造万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说说水能创造什么。
2.观看图片,让学生说说对于水资源,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
〔评价〕
备课组的老师对本次试教给出以下点评:
1.通过不同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但体现water drops在这个旅程的心情的变化应贯穿故事教学当中。
2.虽然故事背景是有水循环的知识,但关注点还应放在故事本身的意义内涵上。
3.抓住水能创造什么这个点作为输出任务,学生可表达的语言不丰富。
〔反思〕
本次的试教通过课前研学和课中检测,让学生更好地扫清阅读障碍。对故事的构建更到位,完善了思维导图,整个故事主线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绘本内容。不足之处是环节之间的过渡还不够自然、连贯,语言输出任务不精细,难以让学生更好运用语言,可进行改编,能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巩固已学知识,还能提升写作能力。
四、教学设计最终版和展示
根据前两次的试教和反思,笔者进行了第三次教学设计。
I. Pre-reading
1.教师检测学生课前研学单词的情况,先让学生四人小组里交流,然后逐一检测,检测过程中让学生看更多的图片和读新句子理解词汇。
2. 教师与学生进行free talk,带出travel这个话题,激活学生关于话题的内容,让学生结合生活联系绘本,做好学习绘本的铺垫。
Ⅱ. While-reading
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识别标题、插图等,培养文本概念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绘本结构的理解。
2. 图片环游。
3. 学生初步整体阅读绘本故事,完成思维导图。
4.四人小组讨论: When the water drops arrive in Green Land. What problem do they have ?引导学生理解以下:It is hot there.Trees are thirsty. Flowers are thirsty. The land is thirsty. Everything is thirsty.
通过层层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体会water drops心情的变化。 深入阅读绘本后先和录音一起朗读绘本,然后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展示。
5.朗读绘本,让学生听着绘本自己读,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充足、丰富的阅读体验,加强学生的阅读精确度、流利度和阅读韵律,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1) Read with the tape by yourselves.
(2) Read in roles in group.
Ⅲ. Post-reading
1、根据思维导图复述绘本故事, 借助结构视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水滴的绿洲之旅,培养学生总结故事信息能力,进一步内化语言。
2、创编故事, 拓展主题知识,实现迁移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反思与启示
(一)帮助学生掌握新词,发展学生的外语解码能力
学生已经是五年级了,所以设置了前置性任务,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或查字典自学单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honics time环节中,检测学生自学情况,运用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单词。
(二)引入主题,创设情境,巩固文本概念
让学生观察认识绘本封面,引导孩子对绘本标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存有疑问需要解决的求知状态,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也能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图片环游环节带着想象进入绘本,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激发学生的预测和联想,鼓励学生推测故事中人物可能会说的话,开启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旧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如启发学生观察图片中 water drops 的表情,猜测他们的交流内容,为语言表达创设了情境,也为课堂生成提供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解决书中一些对话的朗读指。阅读中完成结构视图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绘本内容,学生带着疑问和期待进行自主阅读,为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供了直接体验,让学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更好理解绘本内容。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发挥想象力,学会将所学语言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学生写出来的故事确实让老师惊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完成故事创作。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将语言与思维有机融合在一起。
(四)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整节课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图片环
游时学生在听和说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绘本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充足、丰富的阅读体验,加强学生的阅读精确度、流利度和阅读韵律,提升读的质量。复述绘本活动中,培养学生借助结构视图总结故事信息能力,进一步内化语言。让学生创编故事,使学生真正动脑筋,有的学生模仿绘本写,有的学生发散思维得到发展,落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结束语
绘本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基础之一,阅读素养各要素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积极的阅读品格,阅读品格越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发展速度也会越快。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必须明确方向,根据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任务,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蔷.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珍妮佛·塞拉瓦洛.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赵才欣.如何备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