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小学低段学生品格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3期   作者:刘娟
[导读] 由于当代社会中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刘娟
        四川省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611934
        摘要:由于当代社会中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由长辈一手照顾长大,所以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相比于他们所具备的其他能力来说是较差的,不仅不会洗衣、做饭,甚至吃饭、穿衣也要依赖家长。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身为寄宿制学校的老师,必须在提出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对低年级小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独立生活。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小学低年级;学生品格;教育策略
        小学教育阶段是终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启发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作为寄宿制学校中的老师,要在保证学生掌握理论性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好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基于此,我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着重分析在寄宿制学校中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竞赛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基于此,我们就可以针对生活中的各项技能开展竞赛活动,例如,在生活老师培养学生掌握各项生活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叠被子比赛、叠衣服比赛等等,通过这种良性竞争的比赛的开展,既能促使学生牢牢的掌握各项生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热爱集体生活的感情。
二、通过美化生活环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化生活环境对于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处于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除了课堂教学时间就是生活时间,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明确规定学生在生活区域中的要求,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装扮自己的生活区域,例如,在墙上粘贴喜爱的画报,在桌子摆放喜欢的手办等等。尽管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他们在装扮生活区域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但通过劳动学生收获的心情是不可比拟的。
三、通过拓展户外的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以往我国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生活仅围绕学习生活展开,很少涉及到课外生活,这对于课余时间相对充裕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内外的空地来拓展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例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空地上种植蔬菜、花草或树木,并在引导他们精心照顾这些植被的过程中,让他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大自然的保护产生一个深入的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切身体会辛劳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价值,还能从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能力。
四、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自律意识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独立能力,具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制定学校相关管理工作制度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参与其中,再从选出学生代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代表对相关日常管理制度进行积极的探讨,最终与老师的合作下完成对学校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二是,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设立相关奖惩机制,例如文明寝室、优秀社长等等,通过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结合的形式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中来;三是,要通过全体学生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举活动,选出校学生会和年级学生会,让学生会的成员在老师和全体学生之间发挥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既能保证老师的信息能够有效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又能保证老师能够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
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要想发展寄宿制学校低年级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就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丰富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例如,每天结束课堂教学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10-15分钟的少儿节目,节目内容可以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也可以是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科普类节目,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适当的放松,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过于依赖电子产品。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我们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教学或娱乐活动,像国庆节,我们组织学生排演一些节目,开展“庆国庆”主题活动;到了春天,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活动,让他们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自身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仅从以上五个角度阐述了在寄宿制学校的低年级小学教育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实际上,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究寄宿制学生中的管理问题和教学问题,仍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贯彻落实到寄宿制学校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寄宿制小学低年级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通过对不同教学策略的实践、反思和总结,逐渐为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的。
参考文献:
[1]谢爱兴.农村寄宿小学学生德育的现状及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69+71.
[2]陈杰.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216.
[3]王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途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8(9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