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进行医院化班级管理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陈艳
[导读]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护理专业是中职院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可以为医疗队伍提供优质的护理人才。目前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需要通过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改善校内学习氛围,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
        陈艳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 毕节   551800
        摘要: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护理专业是中职院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可以为医疗队伍提供优质的护理人才。目前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需要通过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改善校内学习氛围,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医院化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改变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职护理专业进行医院化班级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应用模式,以期可以为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医院化;班级管理;可行性
        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教育环节,可以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优质人才,近年来中职教育也进入了快速改革的阶段。班级管理是教学改革中的主要项目,班级管理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实施有效组织和调配,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利用良好的班级氛围带动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但是由于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差,教师队伍缺少专业能力,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使用新型的班级管理理念对其进行变革和创新,医院化班级管理是在企业化管理模式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模式,符合中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可以有效强化中职护生的学习素养。
一、中职护理专业进行医院化班级管理研究的可行性
        为了明确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从医疗行业、中职院校以及教育部门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以此来确保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
(一)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职护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存在纪律性差、缺乏人文素养以及服务意识的问题,这不符合现代医疗行业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治疗体验[1]。为此各种新型的护理理念相继而出,这为护理人员自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引导,也为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可以让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并且,为了能够让护生更好的适应现代医疗行业的岗位工作内容,中职院校也必须要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用医院化模式对其实施管理,让护生可以提前了解医疗行业对于自身资质和水平的要求,对护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院校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护生的发展需求,中职院校教师只是对班级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管理范围有限,没有对护生进行有效的发展引导。中职院校教师虽然和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学历水平较低,但是接受过专业的理论知识教育以及实践技能训练,并且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能够让中职院校教师认识到医院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必要性,从而为该模式的使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必须要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才能够从日常学习活动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2]。
(三)教育改革要求
        当前教育部门对于职业教育极其重视,并且也制定了多个政策文件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指导,以加快中职教育的改革速度,促使中职形成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模式。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重点针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同时也重视对中职院校教学设施以及教师队伍进行全方位改善,有效提高了中职院校的教学实力,推进了校企合作工程的进行,为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中职护理专业进行医院化班级管理实践措施
(一)打造仿真医院环境
        为了能够发挥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教师需要为学生打造一个和医院较为相似的仿真环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代入感,使学生能够在医院化班级管理模式下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3]。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作为医院,将学生的宿舍作为医院内部的不同科室,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行重新定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始终遵守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其次,对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义,班主任作为医院的院长,班级干部分别作为护理部的管理人员,每个宿舍的社长作为护士长,其他人员则作为护理人员。为了能够让学生这一仿真环境,让学生自主制定医院名称、院内文化、科室规范以及徽章标志等,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角色。
(二)制定医院化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内部可以根据医院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对绩效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当某个宿舍或者宿舍内部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到宿舍整体绩效,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以及集体意识,这对以后学生进入岗位后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其配合团队完成治疗工作的效率。当前中职学生经常出现手机不离手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医院化班级管理过程中利用学生这一性格特点,打造线上班级管理体系[4]。在线上班级管理活动中学生需要在教室后进行打卡,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定时上传相关的作业文件,完成线上测试,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可以打破传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让班级管理变得更有效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职业意识以及良好的技能。例如可以利用QQ群的话题调研功能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或者还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展开微视频比赛,让每个宿舍选择某一类患者或者某一种护理方式展开护理讲解.教师可以开展护理技能比拼竞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要求学生可以结合工作场景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技能竞赛这一类比拼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从其他同学身上学习经验,强化模拟训练效果[5]。
结束语:
        在现代医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了提升医院护理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必须要补充大量的护理人才。中职院校培养出的护理人员在工作后经常出现较多的问题,缺少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能够加快课程改革的速度。针对当前社会人才需求、中职院校情况以及教育改革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院化班级管理具备可行性。在实施医院化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构建真实的医院环境,制定医院化管理制度,开展模拟性班级活动,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使得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均形成了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谭瑜.中职学校“护理制”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23):124.
[2]刘宁.关于共情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思考——以护理专业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44+146.
[3]王明慧,张芮峰.PDCA模式在护理技能课外实训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26-27.
[4]潘光雯,张芮峰.中职护理专业进行医院化班级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9.
[5]张芮峰,潘光雯,蔡玲玲.中职护理专业实施医院化班级管理的效果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12.

陈艳(1984.10-),女,彝族,贵州毕节人,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讲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