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管理在0~6岁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评价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范明华
[导读]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0-6岁儿童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入院预防接种的0-6岁儿童60例,利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设置观察组儿童30例,对照组儿童30例,对照组儿童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范明华
        上海市静安区北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71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0-6岁儿童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入院预防接种的0-6岁儿童60例,利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设置观察组儿童30例,对照组儿童30例,对照组儿童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0.05)。结论:在0-6岁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0~6岁儿童;预防接种
        儿童相比于成年人来说,身体素质以及免疫力水平较低,极易感染不同类型的疾病,尤其是0-6岁时期的幼儿,身体情况较为特殊,接种手段是提高儿童疾病预防能力以及保证健康的重要方式[1]。现阶段,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使用的接种疫苗类型不断丰富,因此接种过程中使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婴幼儿可以顺利接种,结合不同类型疫苗所使用,对儿童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方式,提高接种工作的安全性与规范性[2]。本研究通过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入院预防接种的0-6岁儿童60例进行客观性研究,将规范化护理管理作为研究核心,借助分组统计学模式,探讨护理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入院预防接种的0-6岁儿童60例,利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设计观察组儿童30例,对照组儿童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6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4例,年龄平均值为(2.5±1.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3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7例,年龄平均值为(2.4±1.3)岁。两个组作临床资料的对比,组间差异存在均衡性,P>0.05,可作公平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长疫苗接种之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核对接种儿童情况;观察组儿童在这一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干预,(1)接种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接种之前培训,重视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人员需要学习疫苗接种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同的接种方式,接种之后儿童产生的不良反应,了解不同类型疫苗的保管和储存,掌握娴熟的接种手法[3]。(2)接种过程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观察以及掌握儿童心理情况,给予适当的交流和安慰,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疫苗接种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使用轻柔并且无菌的接种手法,提高接种安全可行。注射接种儿童,在注射以及拔针时,工作要轻柔,使用无菌棉球按压注射位置,防止儿童血液渗出。(3)接种后护理干预,接种结束之后需要观察30分钟以上,儿童没有出现不适之后方可离开,护理人员需要将注意事项告知家长,需要家长对本次护理工作作出评价;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电话随访,并且确定下一次的接种时间,避免接种时间间隔较长,出现遗漏接种或者重复接种情况[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予以儿童家属满意调查问卷,主要指标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以及不满意,根据家属的问卷结果,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6.6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2两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儿童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针对0-6岁儿童预防疫苗接种,实施规范化护理,需要重视接种工作顺利实施,降低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工作安全性。护理人员也需要树立规范化护理理念,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整体护理工作中,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儿童家属的护理满意度[5]。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0.05),因此对接种儿童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干预,对儿童顺利接种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0-6岁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海红,高娟,马跃武.规范化护理管理在0~6岁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7):,31-32.
[2]王燕.0-6岁儿童预防接种中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8(60):202-203.
[3]王卫华.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6(21):99-100.
[4]徐福玲.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7):1-2+5.
[5]郑少清.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3):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