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崔云涛
[导读] 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选用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和传统组,各42例,急诊组应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传统组应用传统保守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崔云涛
        贵州省骨科医院 贵州贵阳550007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选用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和传统组,各42例,急诊组应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传统组应用传统保守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急诊组颅内出血量、消化道出血量、伤口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效果显著,患者出血量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骨科;急诊手术;多发性创伤;安全性
        多发性创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类型疾病,由于现代社会交通、建筑行业发展等意外多发,该病的发生率也较高。该病的表现主要是患者多处创口以及骨折,失血量较多,治疗难度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由于患者创伤较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也十分容易发生继发性创伤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研究高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疾病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急诊医疗的发展,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现以我院患者为例,应用骨科急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选用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和传统组,各42例,急诊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36±6.58)岁,创伤原因:车祸26例,坠落8例,其他8例,创伤位置:肋骨14例,上肢8例,下肢10例,盆骨17例;传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1.54±6.43)岁,创伤原因:车祸25例,坠落7例,其他10例,创伤位置:肋骨15例,上肢8例,下肢9例,盆骨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创伤原因、创伤位置等资料比较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同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传统组应用传统保守型治疗,主要包括对创伤周围皮肤进行清理消毒,切除多余坏死组织,予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创口出血予以清除和控制,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当患者发生休克应及时处理,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
        急诊组应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具体内容为,(1)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具体位置;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确手术治疗目的,即对患者休克进行纠正,复位骨折断裂位置,骨折缺损及时补充等,对创口出血情况进行控制乃至停止,预防并发症发生。(2)快速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完善患者实验室辅助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骨折位置进行进一步确定,结合骨折位置和骨折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方案,保证手术切口符合标准,预防手术造成的损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骨折复位符合解剖学结构,保证骨折断裂位置可以顺利生长,且产生后遗症概率较小,对骨折断裂位置以及切口周围清洁干净,清理积血。最后确定骨折断裂位置是否完全贴合及固定,依次严密缝合手术切口以及皮肤创口,预防手术切口渗血,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3)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及时详细记录变化情况,对切口进行仔细观察,判断切口是否出现发红、发肿、发热、疼痛等感染的情况,对患侧肢体外端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测,判断是否出现神经、血管压迫情况,当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术后予以抗生素注射,预防发生再出血、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指标:颅内出血量、消化道出血量、伤口出血量;并发症指标:失血性休克、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选择SPSS24.6,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急诊组颅内、消化道、伤口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比较
        急诊组休克1例,肺炎4例,并发症发生率11.9%;传统组休克3例,肺炎8例,DVT4例,并发症发生率35.71%,急诊组低于明显传统组,x2=6.563,P<0.05。
        3讨论
        临床常见的多发性创伤主要有上肢骨折、颅骨骨折、下肢骨折、肋骨骨折等,患者多数存在2处及2处以上的创伤,若治疗不及时,则大大提高患者死亡率[2]。目前临床对该类患者通常选择急救治疗,治疗的原则即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对失血、骨折、休克、并发症等进行对症处理。在保守治疗中,没有对创伤部位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治疗,仅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挽救,因此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要对患者开展长期的治疗,且患者预后难以保证,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3]。因此急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创伤进行根治性的治疗,同时对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对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也有显著效果。
        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应用骨外科急诊手术治疗,患者颅内、消化道、伤口出血量比传统组低,并发症比传统组少。由于急诊手术的根治性治疗,对患者创口可以针对性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可能会发生并发症等,降低患者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效果明显,术中出血量较少,休克、肺炎、DVT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徐玲君.骨外科急诊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8):3244-3246.
        [2]唐军伟、麦合木提江·穆海麦提、肉孜阿吉、张玉新.急诊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合并多发伤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0,v.30;No.283(10):72-77.
        [3]殷涛,马莉萍.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4,2020,v.30(24):97-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