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200135
摘要:基坑开挖包括接触网支柱坑、钢柱基础坑、拉线坑开挖等。根据开挖方式可以分为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重要部分之一,在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建筑物支撑与加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深基坑施工中需要每一个环节相互配合,且要人力与物力方面的支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管理,就能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鉴于此,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建设背景下,住宅房屋工程项目建设数量有所增多,深基坑施工是住宅房屋工程土建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深基坑施工中强化支护技术应用,能为工程项目基础建设创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进而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1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
首先是施工难度增加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的建设地点是在旧址上进行新建,旧址点附近的基础设施完善度相对较高,且原地区的建筑密度较大。进行深基坑工程作业时,会临近交通道路、其他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结构,要求在作业前对作业区域的土质及基础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在开展工程作业时,如果没有选择恰当的作业方法,使地面出现塌陷或者建筑物沉降等情况,会直接影响其他建筑的应用安全性,威胁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比常规作业环境下的深基坑工程,复杂环境中开展深基坑工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施工难度高于常规建筑工程。其次是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复杂环境下开展工程作业,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如果没有可靠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会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干扰到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其主要原因在于,深基坑工程需要开挖的土方总量较大,土层结构的应力平衡会在此作用下出现较大变化,造成周围建筑物在应用阶段出现不规则沉降的情况,会进一步提高土层中不稳定拉应力,降低土层的稳定性,影响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是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复杂环境下开展建筑深基坑施工,会面临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例如,在城区内展开作业时,需要控制施工期间的噪声,且受到城市交通限行的影响,大型设备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出城市道路,这些因素均会对深基坑施工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会受到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如区域降水、大风等情况的出现,会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干扰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2.1深层搅拌加固技术
在使用深层搅拌加固技术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该加固技术的材料主要为水泥以及石灰。在机械搅拌站中水泥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主要承担固化剂的角色,石灰归属于软化剂的一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一定分量的水泥以及石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机械搅拌,让水泥和石灰能够在搅拌过程当中得到充分地发挥,产生化学效应。当混合结构变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形成的坚固结构便是深基坑支护结构,深层搅拌加固技术的使用比较简单,对于原材料的要求也比较低,在进行施工过程当中所花费的金钱比较少,难以对周围的建筑物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2施工技术管理
一是深基坑支护方式的确定。深基坑开挖施工中,支护结构有支挡式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放坡这四种。一般是选择一到两种混合方式来增强支护效果。其中支挡式结构的应用较为频繁,多集中在安全等级1-3级基坑内,结构构成方式以锚固、支撑、悬臂结构、双排桩、逆作法这几种为主。
土钉墙支护多是应用在安全等级为2-3级的深基坑施工中,以土钉墙、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水泥土桩复合土钉墙、微型桩复合土钉墙等几种为主。使用中,要求人员充分考虑土体结构特征及地下水位情况。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结构主要用于安全等级为2级、3级的基坑,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基坑,以及基坑深度浅的基坑。放坡适用于安全等级为三级且周边环境满足放坡条件的浅基坑或与上述支护结构形式结合使用。二是施工工序的规范设计。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加,施工范围及难度也会增加,一般情况下,深基坑开挖会以分层、分区、多次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开挖作业质量,减少对周边土体的破坏。而在选择深基坑支护方式上,工作人员应做好现场详细勘察,从土体结构、气候环境、地下水位、基坑深度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开展综合分析,提高支护质量。基坑开挖中,要做好分区、分层处理,明确开挖顺序,了解开挖要点,以维持开挖作业的均衡性、对称性,避免裂缝等病害问题的产生。对于平面尺寸较大的基坑,在施工中应注意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缝等要求,加强分区开挖规划的合理性。开挖前需对支撑强度、加固土强度、锚杆拉力等支护情况予以试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开挖。基坑开挖可采用全面分层或台阶式分层开挖方式,分层厚度根据土质加以确定,一般不大于2米,淤泥质土不得大于1.5米。开挖作业以机械搭配人工作业共同进行,以缩减基坑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时间,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开挖过程中,当基坑开挖到底板标注位置后,需要科学设置垫层结构,并与支护结构相连接。对于条件较好的施工企业,可在基坑周边8-12米距离内,将垫层厚度加厚到250-350毫米左右,增强底部支撑效果,避免变形等问题的产生。基坑开挖速度、顺序流程和施工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及环境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以完善深基坑开挖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2.3钢板桩支护技术
制作钢板桩的钢材通常是带有槽口的型钢,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型钢击入基坑底部,然后将钢板塞入型钢槽口内,从而形成一道坚固的钢板挡土墙。该技术一般适用于基坑深度在7m以下的深基坑支护作业中,如果基坑深度超过7m,钢板在土体的挤压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钢板桩的整体强度。另外,施工结束后,需要及时拔出钢板桩,在这道工序中容易造成周围土体变形,因此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很少使用。
2.4加大监测力度
加大监测力度可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比如,实际的状况与图纸之间的误差,作用支护结构与实际尺寸之间的误差,这种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的下降,因此作为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误差检测,第一,严格按照支护结构尺寸与规格进行图纸设计,将误差降到最低,为后续的具体施工做好基础;第二,定期检测地下水的深度,确保其水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渗漏状况,影响施工;第三,对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保证质量和运行的状况,尤其是对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测,无误后方可投入实施,保证整个施工的最终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有利于深基坑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明确施工技术参数,可以确保各节点作业结果的安全性,加强人员管理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取合理措施完成深基坑施工管理,对提升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跃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195-196.
[2]周建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4):131-132.
[3]刘学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4):158-159.
[4]袁小昆,郭林博,张波.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砖瓦,2020(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