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蕾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通榆河小学 224600
摘要:在小学阶段,英语是重要的课程,关乎着学生的语言思维和交际能力建设。在实施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全面关注目前课堂所呈现的问题,然后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正确的引领,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学习环境。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渗透
引言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品质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一直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转换师生角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起步时期,也是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的起始阶段,在核心素养为向导的教育理念驱动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夯实,还要注重学生兴趣、认知、情感、习惯等意识层面的培养,结合小学生智力、思维等方面的因素,合理设计教学,抓核心素养的内涵,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能力的不断完善,开发其大脑和思维,通过培养和铸造核心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仅对英语学习大有裨益,更是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小学组织英语授课期间,因为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现有的课堂实施效果与实际发展需求存在着明显差距,在教学工作全面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在当前的英语授课阶段,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停留在以培养学生英语成绩为核心目标,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但是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则有所忽略。同时,在组织英语授课的过程中,在教法的贯彻与应用上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单纯地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灌输,不仅会阻碍活力课堂的构建,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培育与建设造成不想影响。因此,针对目前在英语授课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师需要做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在教法上进行有效革新,从而保证英语授课更加符合学生需求,也能够促进英语课程实现深化改革。
三、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核心素养
3.1情境创设,提升语言能力
作为语言类学科,“说”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技能,既包括简单问答,又包括深度对话。据数据分析,我国学生的英语笔试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口语表达普遍存在问题,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交流中感受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了解英语的发展史,明白其不仅是语言,更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和产生联系的纽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进步,同时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How can I get there”这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单词卡,比如:hospital(医院),school(学校),home(家),park(公园),bank(银行)等,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随机抽取单词卡,自己发挥想象,根据书本或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对话练习。例如,同学甲:Where is the park?(公园在哪儿?)同学乙:It is near to the school.(它在学校附近。
)甲:How can I get there?(我怎么才能到那儿?)丙:Go straight,and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then you can see it.(一直走,在第二个路口右转,然后你就能看到它了。)甲:Shall we go there together?(我们要一起去吗?)乙、丙:OK,let’s go.(好的,我们走。)进行几组不同的情景模拟对话后,再让大家互相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由教师总结,并评选出一、二、三名。
3.2情感剖析,提高品质素养
在以核心素养为支撑进行英语授课的过程中,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从文化层面进行适当的讲解,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引领与分析,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英语思维,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品质素养,从而端正自身对待英语课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本着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深入探索本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文化差异,并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在进行英语授课期间,从道德品质建设层面出发搜集相关的育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表现,分析自身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规范之处,并在今后能够自觉加以改正。
3.3创设实践机会,提升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在使学生具有良好语感,让他们掌握语言学科学习规律。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英语实践机会,使他们具有进取意识。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例如,可带领学生观看《Chimpanzee》《AmazingOcean3D》等纪录片,使学生关注生态问题,走进自然、重视环保。并自主进行剧情的创编,使其着眼于唤醒人们环保意识角度,进行创新思考、剧本设计,展开英语短剧表演。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知识,也将使他们展开创新思考,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促进其群策群力。让学生在建立英语学习好感中,形成探究学习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实施启发教育,让学生多渠道进行相关教学资料查找,向他们推荐便于小学生理解的环保短视频,使其认识森林的作用,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他们的英语短剧表演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有着深刻内涵。
3.4深入思考分析,扩展文化视野
英语核心素养指出,文化品格能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中、西方各国文化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同各国优秀文化,形成积极乐观的行为态度与人文修养。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当中要注重多元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语言表达、人物对话等实践活动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思想人文情感和生活环境。教师在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要始终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为依据,让学生在英语文化背景下,去深入的体验和理解中、西方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能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实现文化品格、语言逻辑思维的综合发展。
结束语
依前所述,在开展小学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核心素养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和发掘科学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并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品质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提高,真正推动英语课教学实现深入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王城城.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普童话,2019(08):12.
[2]陈慧燕.小学英语课堂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9(01):226.
[3]王群.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36.
[4]杨玲玲.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2):77.
[5]谢玉梅.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18(4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