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锁梅
[导读] 对于初中生的社会主义教育需要融入在实际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初中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对初中生品德教育的关键

        张锁梅
        黑龙江省鸡西市树梁中学
        摘要:对于初中生的社会主义教育需要融入在实际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初中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对初中生品德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内容。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初中教育课堂当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为我国初中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
        引言: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多元化的思想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初中生恰巧处于好奇的时期,同时也是判断力尚未形成的年纪,很容易受到错误的思想指导,最终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的主要指导思想,需要教育工作者将道德与法治融入到课堂教育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道德法制教育的关系
教师首先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较直观来对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优化。首先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良好合适的师生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质量打基础。能够通过以下两点来变现,其一是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需要让学生开发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融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其二是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己的学习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鼓励与引导学生的方式来让学生互相交流,同时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最为基本的社会精神,同时也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同的精神信仰,更是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鼓励全社会团结起来共同实现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同时还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如果我们想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就需要从小抓起,从学生做起,让学校努力将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日常活动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精神素养,让学生能够更懂礼貌、守纪律,成为守法公民,最终推动我国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还需要积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对学生造成影响。学生在学习先进事迹的同时,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能够让自己的知识得到增加,进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初中课堂进行社会道德与法治的讲解,是宣传党与政府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主阵地,教师需要在开展课程的过程当中努力弘扬各种优秀的中华文化,让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影响,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着眼于初中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当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需要着眼于当前初中生的实际需求。

在开展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积极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引导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体会到在政治课堂学习到知识的快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个人爱好以及思想成长过程,仔细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特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当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主动的纠正自身思想当中存在的错误,在未来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2]。
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认真地研究创新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针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还需要结合教材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融合,通过利用现代化课堂演讲等等方式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学习到各种丰富的知识,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引导学生更加正确的认识自己,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传递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
(二)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精神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精神得到培养,需要将课堂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能够将课堂当中学习到的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共鸣,同时学会关爱他人、造福社会。
首先需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结合教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道德与法治内核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深刻思想,并且掌握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比如可以通过在课堂过程当中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让他们意识到法律就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其次还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案例,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比如可以通过讲解国家的利益,来让学生形成国家荣辱观,同时讲解各种先进事迹来让学生的爱国精神得到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爱国敬业的价值观,从而在未来国家发展的过程当中更好的作出贡献[3]。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仅仅将视野局限于课本当中,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当前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充分体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在日常生活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学的互相联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观察在现实生活当中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通过反面的例子来培养学生更好的形成遵守秩序的习惯,进而形成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价值观。通过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实践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仅仅只是从口头上来说,更是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当中的应用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应用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个人觉悟与道德法治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让教师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标杆,真正的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志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2020,(41):122.
[2]赵建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文渊(小学版),2019,(7):23.
[3]薄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85.
[4]王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情感读本,2020,(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