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华亭亭
[导读] 作为青年教师,刚刚步入教师队伍,对于一切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

        华亭亭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作为青年教师,刚刚步入教师队伍,对于一切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如此。那么应该如何去开展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分析学生学情,加强细节管理,强化规则意识,做好价值引导,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着手。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去分析,慢慢锻炼,渐渐熟练,稳扎稳打,很快便能融入进去,更好的去熟悉教师这一份光荣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更加重视。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让家长对自己的下一代的期望更高,对教育也更上心。作为与家长交流最多的学校老师——班主任,身上的担子也日益加重。怎样做才能让家长放心,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让自己更有获得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做好学生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动态
        小学生,作为刚刚迈进学习大门的孩子,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都是不可忽视的,更是不可扼杀的。面对新学校、新学期、新同学,这里的一切,他们都是充满着幻想和期盼,告别了幼儿园来到小学,他们也是希望有所作为的。
        当下小学生的进取心是有目共睹的,在幼儿园时期,可能很多孩子的家长已经给孩子报了很多的兴趣班,学习了很多的才艺,耳濡目染下,家长及周围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竞争意识,慢慢的这种竞争意识便展现出来,外在的表现就是现在的孩子往往更愿意表现自己,所以在新的环境中他们也想展现自我,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和赞扬,获得自己的存在感。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对于孩子的这种竞争意识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望,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因挫败而不敢发言,或者因过于积极而影响他人。这就需要我们去给学生划一条“线”,如每一名学生每天至少回答三次,一节课不能回答两次问题,除非其他同学无法回答等。让每一名学生都去发言,充分保障每一名学生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要保护聪明学生的“救场”机会,在大家都沉默时,让他们去启发其他同学,回应老师。
        二、强化遵守的规则意识,加强细节管理
        小学生的规则意识相对淡薄,幼儿园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游戏内容大于知识的学习,所以管理相对松懈一些。而小学的学习内容更多一些,所以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加强管理,让学生收心,注意力集中。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既要在班会中多次强调强化学生的记忆,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去感化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体会。

例如对于迟到的学生要批评教育,但不可过激,只要让其知道不能迟到即可,也让其他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他们小红花等小礼品,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这样一正一反之间便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规则的力量,从而慢慢的去适应规则。
        同时,也要通过细节的管理去辅助学生去适应规则。那么,细节的管理应该从何处着手呢?我认为可以从平常的小事中即可。学生的坐姿、衣着、课桌的整洁、卫生的打扫等都可以作为一个方面,让学生去适应规则,帮助他们从幼儿园的孩子迈向小学的学生。例如坐姿端正既利于发育也保护视力,但要求班主任时常盯着,这是一个慢工细活,需要长期执着的执行,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要耐心开导,有时可以“放任”,但时间一长,大家如此,慢慢的个别也就融入了。其他的也是如此,小学阶段就是一个从孩子到学生的转变的过程,这个是一个细小却又十分重要的过程和阶段,做好了既能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学习生活,也能让学生稳定下来,能够更好的去投入学习生活中。
三、做好价值引导,培养快乐花朵
        小学的学业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可能是一个跨度很大的沟壑。对此,学生的心理可能会有厌学等负面的情绪,这需要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和沟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如此,但是每一名学生的心理问题都需要及时去引导,因为这种情绪可能会传染,从而产生更坏的影响。
        学业的负担,同学间的交流,师生的交流等都会让学生产生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并沟通引导,让影响消失在萌芽中。对于个别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单独聊天交流,在鼓励中让孩子重拾信心,同时减轻他的负担,给他一个缓冲的空间,在逐渐的恢复,直至和大家持平,并且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的表扬,让他知道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了他的进步,增强其信心。
    如果是大家都有共同的烦恼,那么就需要一个快乐的班会去调节情绪,在游戏中,在观看影视中了解学生的动态,找到共性的问题,在与任课老师及家长的共同探讨中去总结处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老师和家长的付出,激发学习的动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班风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用多说,这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前面其实也已经有所涉及,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学生课上的学习习惯,应该要求学生端正的坐姿,简洁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注意力的集中。这需要长期的纠正引导,需要坚持不懈的执行。从不同的方面去引导,特别是小玩具的玩耍,更应注意。不一定让学生整堂课的注意力集中,这不现实,也很难实现,但应该让学生知道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力是要集中的。
        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班风,来维持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知道团结,认得是非,品德上要先学会成人,这样学习会更有底气,也会事半功倍。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同时这个方面相对更容易一些,学生对于大部分的问题都会在家长及周围人们的交谈中有一些了解,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的去引导纠正,从而能狗让学生养成更全面的价值观,更进一步便是一个更佳的班风、学风。
        最后,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希望我的一些浅显的见解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丝启发,这便是我的荣幸。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