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元
四川省剑阁中学校
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学科意识形态属性强,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在内涵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
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它素养的基本条件。
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
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它素养的行为表现。
农村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与大多数学生一样,他(她)们朝气蓬勃,追求上进,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但由于年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思想上易偏激,情绪上易冲动,对人对事缺乏理性认识,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普遍特点。同时,由于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基本上是爷奶带大,未免娇生惯养,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由于长期偏重物质层面的供给,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关注。这些孩子父母无法管,爷奶管不了,行为习惯很成问题。凡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知道为别人着想,更谈不上感恩。还有长期与手机为伴,缺乏与人交往,显得较为内向,不够阳光。这些学生长期处于散养状态,学习习惯没养成,学习基础差,学得非常吃力。因此厌学,打游戏,早恋,吸烟,打架等成了一部分人的家常便饭。所以要改变这些学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科素养,对政治学科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呢?为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行动自觉。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言传身教,做好示范。政治教师应该体现出应有的素质,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人,塑造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尽可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职欲,避免空洞说教。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结合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正反对比,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真正让学生理解接受,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内心信念转化实际行动。在课堂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情景,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探究,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
二是要充分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等途径关心国家大事。要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利用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如房价问题、孟晚舟事件等等,结合所学,搞一些活动,如辩论赛,小论文等,既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思辨能力。通过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在活动中拓展境界和视野。
三是充分利用假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将学科内容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比如经济生活,要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等,运用所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法治意识和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在学习政治生活时,可以走进社区,了解当地百姓的需求,就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特别是当地的脱贫攻坚,学生也可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学习文化生活时,可参观一些历史文物,了解当地历史名人生平事迹,感受先贤们的过往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感受文化的力量,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在学习哲学时,可以就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当地土壤、气候、水文、资源等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农科专家,致富能手等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深刻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要从当地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作为农村中学生,将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他们的素养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政治学科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力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应该是核心学科素养的响应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中学生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