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卷3期   作者:刘晓波 刘星宏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应用技术也在逐
        刘晓波   刘星宏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应用技术也在逐步的进步完善,实现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目标,是优化完整传统电力系统的重要措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持续稳定运营,为了更好地应用自动化技术,必须要注重应用手段和方式的合理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展开分析讨论,可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1配网自动化技术基本特点
        第一,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计算机终端可以全方位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营状况,进而第一时间发现运营过程中存有的不足,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电力公司和供电用户遭受物质损失;第二,让电力系统的操控有效达成一体化。配网自动化技术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是维护层,第二层是控制层,第三层是调度层,为此,操作者可以依托该技术达成系统操作的一体化,进而让电力系统的运营品质大幅提高;第三,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让多个不同系统有效融合,所以在调控过程中具有更显著的互动性,有助于提升电力网络的运行稳定性。

        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原则
        2.1逐步完善的原则
        对于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应实行分期、分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即变电站出线以自动重合闸作保护,线路上装多组自动配电开关,建立电压控制系统。
        (2)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设通信及控制设备,各分支线自动配电开关由供电所实现控制,对负荷进行调配。
        (3)第三阶段增加各供电所与配电管理中心的通信,将各点信号传送到配电管理中心,实现微机控制及信息的自动处理,达到完善的配电自动化。
        2.2适应性原则
        (1)适应城乡经济条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配电网自动化模式,应立足国情,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以解决配电网的实际问题和符合供电可靠性及用户的要求为目的,将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投入配网自动化中去。
        (2)适应定时限保护。定时限保护方式采用电流阶梯和时间阶梯重合,可使上下级保护配合方便、协调。而反时限保护由于设备产品的实际保护特性有差异,使上下级保护的配合不协调。
        (3)适应配电网发展。随着“网改”的不断发展,配电网无论在线路长度和设备容量上也在不断增长,配电网自动化应能适应发展了的配电网,反过来,发展的配电网,更需要实现自动化。
        
        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功能
        3.1馈线自动化功能
        馈线自动化功能指的是在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检测中应用广测控技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果在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问题,那么检测系统都可以及时的发现,发现之后就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有所反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检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来了解问题所在,系统也可以进行自动的诊断和修复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故障那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3.2SCADA功能
        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也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应用功能。通过及时收集各配电终端设备中的实时数据,使运行调度人员能够从主站系统的计算机界面中,实时监控配电网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并进行远程化的操作与调节。
        3.3负荷管理功能
        配网自动化中的负荷管理是通过远程、自动监控用户电力的负荷状况,并通过降压减载、可控负荷周期性投切、事故状况下拉闸限电等多种方式以尽量消减用电时期的波峰与波谷,从而达到改善配网用户负荷、降低供电成本的目的。


        3.4高压及无功管理功能
        高压及无功管理功能是利用各种高级应用软件,以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络的无功进行全局的优化,例如自动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档位、自动控制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等,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配电网线损。
        3.5停电管理功能
        在应用自动化技术之后使得数据信息的采集更加便利,并且可以获取精确度较高的信息,进而使得整个系统的管理更加便利。另外,系统还可对数据加以筛选,及时发现一些故障,并通过初步分析了解故障所在区域及原因,这样就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停电所在的范围,之后工作人员就可尽快发出通知,将停电所造成的影响降低至最小。与此同时,在明确停电范围之后可立即进行抢修处理,进而尽快恢复正常供电,确保不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
4.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
高,并且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加深。要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序发展,就需要对变电站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充分掌握变电站的情况。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程度也要格外重视。如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阻碍,务必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找出故障地点和可能原因,并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排除解决。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还需要有效研究输电线路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配电网自动化对变电站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重。因此,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高。
        4.2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从出现之后就一直处于呈高速发展之势,并且性能优化速度较快。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其目前已经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并且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成果也十分显著,同时也逐步与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融合,进而使得电网的运行能够始终处于监测与控制之下,这不仅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同时也使得电网的运行更加合理且有序,而不会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
        4.3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应用主要朝着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对此技术进行划分能够划分出五个不同的等级,而且每种等级的电网调度都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应用,在电网调度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其应用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能够采集数据,必须要提出的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有效的管理系统的运行,促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4.4PLC自动化技术应用
        PCL技术应用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能够控制系统的存储,并且使得系统的运行更加灵活,同时还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的速度,进而使得整个系统的控制效果更佳。同时,PCL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减少对电能的消耗,进而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另外,该技术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较为科学,并且可随时实现数据的转化,这对于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5结语
        总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并进行初步处理,进而可有效保障用户的用电质量。在今后的电力系统发展进程中,还是需要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投入,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挥毫,田淑芹.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J].电子乐园,2019(11):0163-0163.
        [2]吴轲.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J].电子乐园,2019(26):0232-0232.
        [3]雷保强,王兴忱,翟方明,刘守秋,岳国强.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名城绘,2018(5):382-382.
        [4]曾航.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8(2):250-250.

        作者介绍:
        刘晓波(1994.6.26—);女;甘肃会宁;汉;本科;助理工程师;供电服务工;电力系统分析;国网兰州供电公司。
        刘星宏(1990.1.30—);女;甘肃景泰;汉;硕士;工程师;项目前期;电力系统分析;国网兰州供电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