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3期   作者:郑月如
[导读] 针对桥梁过渡段施工,在合理应用该项技术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出现沉降的几率,
        郑月如
        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00000

        摘要:针对桥梁过渡段施工,在合理应用该项技术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出现沉降的几率,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过渡段施工中常见的问题,然后探究了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包含填料选择、基地桩基施工、台背填筑、注浆补强、搭板施工),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搭板;台背

        引言:现如今,桥梁工程规模变得越来越大,随之就路桥过渡段来看,往往会发生交通故障问题,这对出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工程工作量的变多,与众多生产环节息息相关,建造并不简单,基于此,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提高路桥过渡段质量,以便能够更好符合人们的出行要求。
1.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对于过渡段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软土路基处理不科学、缺少路堤边坡防护设备、搭板设计不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1)软土路基处理不科学。在桥梁过渡段施工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其中软土路基处理不当较为突出,引发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没有正确处理软土路基,使得地基沉降失去均匀性,当车辆通过桥面时,常常发生颠簸的情况,另外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使得路面出现断裂;在多项工作上存在偏差,比如地质钻探,未结合有关标准开展作业,导致测量结果和施工情况不相符;因为桥面凹凸不平,使得地基压缩变形,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当进行台背施工时,由于压实度不够,再加上被雨水冲刷,从而出现填土流失,降低强度。
        (2)缺少路堤边坡防护设备。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两种填土材料,一是渗水性土壤,二是砂类材质,并且对于排水及防水设备,缺少一定的建设,再加上长时间是浸水路段,当开展护坡时,因为被雨水所冲蚀,往往会出现填土流失,使得路基强度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填土会发生变形,导致沉降不均匀,最终引发一系列问题,如较为常见的桥头跳车。(3)搭板设计不规范。当处于桥梁过渡段时,通常要设置搭板结构,实际上,因为桥头路堤相对较高,再加上搭板长度较为有限,基于这样的情况,难以发挥搭板的顺接作用,从而在路桥间,常常出现很多的沉降,此外搭板强度并不强,中间会发生断板情况,进而导致桥头出现突变,最终发生跳车问题。
2.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
        对于过渡段施工技术,本文主要从填料选择、基地桩基施工、台背填筑、注浆补强、搭板施工等方面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2.1填料选择、基地桩基施工
        正式开展台背路基施工前,要认真选择填料,基于不同的土壤进行比较试验,对各种土壤的有关参数开展测量,如液限、压实系数等。

另外要结合试验结果,选取最合适的材料,要尽可能做到就地取材,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若土壤有着较强的渗水性,对于这种土壤,要积极利用,以便能够提高材料强度,在使用非渗透性材料的情况下,应当添加一定量的石灰。通过对高压旋喷桩的使用,进一步来处理地基,就桥头处理范围而言,应当介于50米至60米之间,在进行打桩的过程中,对于背墙与第一排桩来讲,二者间的距离应为3米,桩的长度为14米、直径应为0.6米,桩之间的距离应为1.5米,以梅花形的方式展开布置,与此同时,灰浆比重应为1.5,压力应达到28兆帕,当处于桩顶部一米的范围,提升速率不可超过每分钟20厘米,转速要达到每分钟18转。接着在成桩之后,需要凿除桩头0.5米,随之铺上碎石垫层,同时在其中部,铺上适当的钢塑格栅。
2.2台背填筑、注浆补强
        在过渡段施工中,可通过对小型设备的使用,来开展碾压作业,值得一提的是,不得开展一次性集中碾压,选择合适的碾压材料,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将分层碾压落实到位,避免由于沉降差较大,从而发生跳车的情况,另外就回填尺寸而言,底长需要超过两米,以适当的比例来对接坡度,对于路基土及台背填土,应当以1:1的比例,对于路基土及回填土,应当以1:1.5的比例。另一方面,对于台背的填土,应当融入“刚柔过渡”理念,具体而言,在进行回填施工时,要选用半刚性材料,当处于台背范围内,要优先选用满足以下条件的材料(即便于进行压实、排水功能理想),来进行回填,这样的材料如碎石,在通过多次压实之后,会提高这些材料的水稳定性,降低出现路基变形的几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特质较为复杂的区域,因为换填材料较为有限,不易进行应用,会发生造价高的现象。在结束路面摊铺之后,针对桥梁过渡段,需要开展注浆补强施工。应当依据垂直路面方向,来进行注浆处理,就钻孔孔径而言,应介于0.5米至0.6米之间。在路基土挤密成型之后,渗透系数并不大,而且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会影响到路基,面对这样的情况,可实施渗透灌浆方式,扩散半径为一米。
2.3搭板施工
        在桥梁过渡段施工中,就搭板技术而言,有着多种实现方式,其中以下两种较为突出:在开展搭板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提高搭板长度,以针对桥台及路面,减少二者的沉降差,对于该施工方式来讲,存在很高的技术要求,而且在具体实施中,往往会被众多因素所影响;在过渡段施工中,留出一定的反向坡度,结合实际的沉降差,来确定坡度大小,由此针对车辆的作用力,能够得到稳定过渡。当开展施工时,可按照车辆的作用力,来进一步设计路肩,一般情况下,路肩大概为1.5米,从而可以降低搭板的作用力,在合理利用该措施的前提下,会使得搭板承受较小的作用力,更为关键的是,能够有效增加搭板使用年限。另一方面,要结合有关的内容,来确定搭板总长度,比如路堤高度、沉降差,如果有必要的话,可实施双段搭板技术,以便能够产生有效过渡,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避免出现跳车的问题。
        结论:在道路桥梁建设内容中,过渡段施工是非常关键的,其质量高低与整体建设息息相关,所以针对施工地段,要将考察工作落实到位,对于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交流,同时安排专门人员来监督管理,以充分实施每一道工序,提高路桥的建设质量,为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军飞.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9):63-64.
[2]王华治.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9(21):108.
[3]张杰.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30):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