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伟
山东省郓城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 274700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的刺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良好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参考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并为全面发展做好统筹,强化建筑物的设计,保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理想的空间。因此,文章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以期明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强化城市建设。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引言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建设,但在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过程中,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既要体现一定的文化理念,又要有极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城市规划虽涉及较多因素,但对其影响最显著是建筑设计。可见,建筑设计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规划成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若建筑设计缺少科学性,会影响城市规划的进程和效用。现阶段,只有积极探寻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途径,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述
①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作为城市建筑工程建设的事前准备工作,常通过图纸、文字的方式进行,如果建筑图纸出现问题,则该建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区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功能划分,城市开发首先进行建筑、道路的规划,包括住宅区、城市中央商务区、学校等。因此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建筑既可以作为单独个体,又可以作为建筑群。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不仅追求外在的美观,也要考虑其与城市的匹配度、协调性。如在城市的高速道路附近建设重要商务区,尽管建设得高大美观,但不符合城市的发展,中央商务区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应该建在城市的中心、道路最优的位置,使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城市建筑要重点考虑地理位置的因素。②城市规划通俗来讲,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地区可利用的资源规划利用到最优效果。除此之外,就是合理规划地区空间布局,对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进行合理分区、统筹规划,设计城市的最佳蓝图。简单来说,城市规划就是统筹地区的土地,然后对土地进行分区建设。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互相融合的措施
2.1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在城市规划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对城市建筑设计有着一定的把控和限制。在定位城市建筑之后,由于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并且涉及很多方面,如道路、建筑环境、城市居民区占地面积、基础设施安排位置等,这些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主导城市设计;另一方面造就城市设计的多元发展。城市建筑设计必须具备可行性,以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促进城市多元化、合理化形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城市建筑的可行性、合理性。
2.2建筑设计需参考城市规划
由于规划工作涵盖着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方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只有这样,其才能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工作。在开展具体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建筑物适用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确保完成的设计不会有突兀现象,以免与城市的发展有所出入。在设计建筑物之前,还需要对城市的功能分区、整体布局进行了解,使设计工作更加详细和具体。目前,城市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没有详细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以致设计工作完成之后不能将其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未能实现与城市发展的有效配合,使城市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建筑设计需保证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基于城市规划的前提,妥善进行建筑设计。
2.3提高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匹配度
设计的实践结果是检验设计理论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惟一标准。要提高设计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之时都需要对设计中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生态建筑设计也是如此。许多建筑设计的理论看起来是相当完美的,但在应用中却不能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性,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生态环境的实地考察和实践不足所致。要提高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匹配度,需要做到以下2点。①在设计中,要结合建筑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设计,考察生态环境时要具体分析该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等对区域建筑的影响以及建设施工过程的施工活动对这些资源的影响,在设计上减少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同时,要注重考察该区域的生物资源和能源的分布状况,避免建造中生物物种受到迫害、避免因开采不当使能源遭到损害。②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要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在材料的选择上都要注重是否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4充分发挥社会功能
做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不可忽视二者具有的社会功能。应充分结合城市的人文环境,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符合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发展提供导向作用。与此同时,建筑设计还要凸显建筑物的文化传递功能,与城市文化理念相适应,最大限度发挥城市规划设计的整合功能,兼顾业主的主观需求,使建筑的人文性得到充分体现。
2.5严格把控设计质量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融合要完美且细致,这便需要把控好设计中的各项工作内容,提升质量。设计专业人员需要先拟定大纲,确保大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编制大纲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先让业主审核初稿,审核通过之后,进一步完善方案。考察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对比设计方案和工程标准,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衡量。不管是工程建设还是规划城市,其基础都是设计方案,因此审核设计方案工作十分关键。审核城市规划方案时,相关人员需要查看方案与整体性是否相符,并审查功能性要求;还需要查看实用性和美观性,完善设计方案的各项审核工作。
2.6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建筑的美观设计
人们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一般先看城市的建筑,故城市规划要注重建筑的美观设计。每个城市都会有标志性建筑,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等,这些享誉全球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在给当地带来名声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共生”发展理念备受重视。建筑设计应以城市发展大局为基本准则,大力提升与城市规划建设的适应性。建筑设计不仅要与城市风貌贴合,且要符合城市发展布局要求。建筑要体现城市文化,建筑设计要诠释城市中的人文情感。设计者应秉持“自然、和谐”的建设理念,增强自身对城市环境的理解和感悟,将情感融入建筑,将建筑构思体现于具体建筑物设计中。“融合共生”是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城市走现代化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两者结合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必由之路,设计者应深刻领悟“融合共生”的理念本质,采取独特且与城市文化、风格相契合的建造方式,既要与城市规划方向一致,又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建筑自身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赵夏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J].居舍,2020(1):4.
[2]高登峰.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建材与装饰,2020(3):98-99.
[3]朱金英.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居舍,2020(4):8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