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咏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跨入2021年,目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功能与景观都基本能够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条件与生产发展的需求,也可以彰显一个城市的特色与进步程度。在和谐发展观及全面进入“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协调性,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度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良好的城市规划将有利于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的蓝图,其能够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城市建设管理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是第一部分,而城市规划也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未来的格局和发展,也是城市管理发展模式和方向的依据。基于此,我国城市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应该客观看待和分析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关系,并能够随时调整城市规划理念,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方法,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法规,以此促进我国城市的科学、稳定、健康发展。
1城市规划的具体概念
人们一般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开展科学、严谨地规划论证并进行有效的实现,让这个城市的性质、规模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得到有效的明确,然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实现让城市中空间布局、建设部署和具体安排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这整个环节我们将其称之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慢慢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进行规划活动属于社会改良活动范围内,它是政府行为和工程技术的有效结合, 且在城市的长期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城市属于客观现象、规划属于意识表述,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整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2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主要关系
2.1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规划须符合城市当地的文化、环境、生态等情况,是城市设计和管理的基础。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施,各地区城市发展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城市各个功能也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在“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大好背景下,城市建设已经步入崭新的阶段——以生态功能为主体的现代化城市,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管理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优化的重要性。
2.2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城市管理的效果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可行的制度,努力做到管理网络无盲区、管理内容无空白、管理范围无死角,抓住城市管理这个关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特色文化品位,使城市更具吸引力。以广西南宁为例,作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正在用崭新的理念来管理和新开发这座城市。在构建城市发展框架之后,以超前的大手笔改造老城区、建设五象新城区,打造靓丽的园林化历史文化名城。并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延续南宁的历史文脉和东盟各国文化融合发展。城市大幅提升绿化面积和亮灯工程;拆除了上百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使全市在城市管理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开展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等活动,促使广大市民的文明程度、环境意识大大提升,为城市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就为建设和谐文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个性特色鲜明、景观靓丽的现代城市创造了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千载难逢的建设发展机遇,南宁的大发展变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3.1加强规划管理力度
为了能够让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建部门应当要具备超前、科学的规划意识,坚持正确的规划路线,严谨结合城市本土生态、地域条件,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区分城市各区的功能,做好城市的整体规划,杜绝城市间生搬硬套、照搬模仿。由于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因此,需要设计部门以城市地域条件、本土发展为基础,认真设计论证,运营过程中逐步优化调整,加强规划的管理力度。
在城市运营实际情况中,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规划管理力度:第一,坚持规划原则,保证城市建设按照规划方案有序展开。第二,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原则,保证规划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第三,制定合理的规划建设体系,在执行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工作重点,合理分配现有资源,不断完善各个区域的功能。
3.2对规划理念进行创新,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模式
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不能对强制性指标进行随意的改变,在开放规划编制与市场设计规划的前提下,对市场体制进行合理的运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操作力度,让规划管理的行政执法程序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具体,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违法处罚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再次出现随意改变规划方案的现象,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与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举报管理体系,这样可以对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关系密切,想要对城市规划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违规、违法建设,就一定要创新规划理念,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杜绝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
3.3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城市中各种功能要素的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并能够充分的发挥这些布局的相互促进、科学融合作用,从而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规范,同时还要使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杜绝城市间生搬硬套、照搬模仿,切不可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而忽视了城市的整体效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和建设的相互顺利和谐发展。
3.4城市规划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以结合城市长期规划发展的需求形成城乡规划优势互利。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
3.5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
当地政府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之前,应事先与各级各部门做好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城市规划部门能够顺利的开展相关工作。为确保规划工作得到有效支持,城市规划部门应及时提交相关规划材料组织相关专家及部门调研研讨及开展科学论证,广泛征集社会优良意见及开展听证,在得到审批认可后,才能保证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规划建设项目应得到土地监管部门的许可,在为其颁发有效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后,才能开展相关建设工程。其次,土地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城建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仔细分析其规划方案后,如规划方案满足法律法规以及城市规划要求,才能予以颁发施工许可,否则则不能发放建设许可。最后,政府应要求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提高对城市规划部门的监管力度,保障其规划方案能够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划要求执行。由于城市规划方案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所以,政府在对相关方案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应将城市的现有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考虑其中,在确保综合协调机制能够有所改善的前提下,才能允许其开展相关规划工作。规划开展前须成立政府各部门统一指挥机构,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责任,要求各部门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让城市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得到切实保障。
结束语
未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其先进的功能与景观结合正在逐步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彰显城市的魅力与进步程度。所以说在和谐发展观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协调性,成为了全社会各界所关注度的热点问题。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必然要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符,要以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为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以及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发展规划也是为城市的文化发展而规划,目的在于创造城市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精神上、物质上得到美的享受和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添甜.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1)117.
(2)郭彦梅.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7(2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