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3期   作者:王振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进,促使社会和人民对供电质量和安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部分电网供电系统早已无法满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充分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分布式发电应运而生。
        王振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济阳区供电公司  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进,促使社会和人民对供电质量和安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部分电网供电系统早已无法满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充分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分布式发电应运而生。对于分散存在的各种电源而言,分布式发电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价值。同时,分布式发电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经济环保等优势,并且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不断对配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其中增加运用了分布式发电技术,能够有效促进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分布式发电技术本身具有环保性以及高效性的优势,分布式技术的大量应用能够改变配电网的结构布局,从单电源辐射转换为多电源辐射,形成多面的辐射网络,但同时由于分布式发电技术的运用会对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造成不良影响,易出现安全事故。
1. 分布式发电的特点及优势
1.1分布式发电的特点
        分布式发电技术是通过在工作现场区域内部或周围放置多个小型发电机组,从而满足电力企业的特殊用电需求,同时还能够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通常小型发电机组由燃料电池、风力发电设备及光伏发电设备构成。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实际放置靠近用户,因此设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提高供电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分布式发电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个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此电池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第二个就是风力发电,风电装置能够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发电;第三个是燃料发电,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促使燃料和氧化剂的融合,实现燃料发电。
1.2分布式发电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供电方式,分布式发电在配电网系统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分布式发电,电力输送更加稳定;分布式发电实现冷热联产的效果较好;分布式发电技术可以很好地保护环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经济性较好,通过减少装设相应的配电站和配电线路,节约电力资源;第三,分布式发电在电网运行中稳定性更好,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分布式发电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降低部分电网故障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除此之外,分布式发电技术还具备电网调峰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整个配电系统的压力和困境,有效缓解电力系统巨大的电荷功率。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电系统的电流大小和分布,对整个配电系统负荷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保证电力的可靠供应。
2.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造成的影响
2.1对三段式过流保护造成的影响
        当配网在实际运行中,为确保配电线路三段式过流保护安全、可靠运行,理应将分布式发电充分融入其保护范围内。当电网发生故障时,由于电网电流瞬时发生较大变化,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在非全电缆线路中,为了确保当有馈线故障产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恢复供电,必须在其内部设置三相一次重合闸。不仅如此,分布式发电保护工作同样需要应用三段式过流保护方式,以此可以大幅度提升全线的供电可靠性。通常情况下,分布式发电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使得线路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大幅度下降,二是使得馈线保护易出现误动作情况,三是使得馈线保护的选择性有所下降。
2.2分布式发电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配电网结构是单侧放射性结构,一旦线路故障跳闸,线路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一次,保证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将分布式发电DG与配电网技术进行融合,当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其故障部分的电流则由分布式发电DG为其进行供电,促使故障部分电网脱离整个配电网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这种情况下则会对配电网产生一定的影响。
2.2.1非同期合闸的影响
        当电网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如果此时线路已经接入了分布式发电,在系统的电源停止供电后,分布式发电的工作状态不能及时停止,表现为加速运转或减速运转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的电路结构内形成可控性较差的电力孤岛。电力孤岛的存在会导致故障状态的不同步,相角差明显,进而对整个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当相角差较大时,非同期合闸会表现为较大的冲击电压和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的作用会影响馈线保护的正常功能,从而降低重合闸故障的恢复能力,延长重合闸故障的恢复时间。
2.2.2故障点的电弧重燃
        电力孤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故障的恢复情况产生影响,但是由于电路结构中存在一定的供电电流,从而导致故障点出现电弧未熄灭的现象。当进行二次供电时,会造成电流过大,且热量升高,最终造成故障点发生电弧重燃的问题现象。一旦电流值过大,极有可能击穿绝缘,造成重合线故障升级,无法得到恢复。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二次供电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装低压解列装置,以此对非重合期产生的冲击电流进行缓解,尽可能避免电流对故障点造成的严重影响。
2.3对熔断器保护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早期的系统内部的分支线路中,将分布式发电融入其中,很容易对整个熔断器本身的保护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线路内部单独设置一个接入端,在实际运行中,如果线路的末端位置有故障问题出现,很容易对熔断器造成严重的损坏,并使得电流保护的效果大幅度下降。通常而言,配电线路末端位置的电流基本上由配电网自主提供。如果供应的电流量过大,很容易造成与线路相连位置的熔断器出现故障,最后造成熔断器内部的熔体完全熔断。为确保配电线路本身的安全性,熔断器在其末端位置一般是不能够被完全熔断的。因此,当有分布式发电接入到电网后,往往会对熔断器本身的保护效果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线路末端的位置,其将会存在来自配电网提供的反向电流。在这个阶段中,熔断器很难判断其具体方向,即便能够判断,其精确性同样很难有所保证。并且反向电流便会持续提供,从而造成分布式发电接入两侧出现故障,进而将熔体完全熔断。
2.4对分支线路保护电流产生的影响
        目前而言,分支线路的保护设置自动化断路器或者熔断器。当分支线路设置为自动化断路器时,因配置为两段式电流保护,这与分布式发电对主馈线保护的影响是一致的。熔断器保护是当前我国配电网常见的保护形式,常设置在配电网分支线路中,利用熔断器自身的性质,即在分支线出现不被允许的大电流时,通过熔断器电流过大而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熔丝断裂,从而实现对故障线路进行切除,达到保护的目的。
2.5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短路电流通常指电网运行过程出现故障时而形成的冲击短路电流。如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电流,整个配电系统都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会损坏,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是短路电流的实际数值远大于短路电流的数值标准,从而对整个配电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另外,在正常运行中的保护装置的逆功率继电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在短路电流的影响下出现故障,最终导致配电网继电保护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也为配电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虽然这种方式会对继电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经过相关人员的研究和分析之后,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解决,进而使得配网供电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大幅度上升。
参考文献
[1]张浙波,彭昕.微电网技术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电力与能源 ,2016(05):78.
[2]靳勇.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 ,2016(12):23.
[3]林琳.配电网继电保护受分布式发电的影响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