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生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电力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为了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对检修工作与防雷措施进行合理的控制。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1 配电线路中完善防雷措施的必要性
电网的安全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绝缘效果,而且与雷击的防护措施是否得当也息息相关,长时间以来,配电网中因为遭遇雷电的袭击,经常出现输电线路跳闸的情况,这不利于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性,也给电网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不利影响。整理相关数据可以发现电网故障中因为雷击而出现高压线路跳闸的次数占据首位,主要是一些地形杂乱、土壤电阻很高的不安全地区常常发生输电电路安全事故。其中雷击会中断线路中电流的流进,并且闪络会严重扰乱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破坏电器装置和设备,更严重还会造成一大片电网停电,这些都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打击。最近这些年来,因为气候变得异常和不稳定,使得雷电活动较为显著和剧烈,配电网线路中很多线路问题都是雷电袭击造成的,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地推动于电网工程的建设,必须将电网工程建设的重心转移到配电网线路的雷电保护中来。另外,要重点对长距离的架空式输电线路进行防雷保护,因为它在全部输电线路中有着重要地位,关系到整个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存亡,故加强架空式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2 10kV配电线路遭遇雷击的影响因素
2.1 缺乏防雷设备
我国10kV配电线路遭遇雷击的主要因素是缺乏防雷的设备,我国在进行10kV配电线施工工程中,可能引不起个别地区领导的重视,导致电力部门在进行施工时,因为其他原因,降低用于配电线施工的资金,导致施工资金不足,只能采用达不到标准的防雷设备,而且我国的防雷设备大多是多出设备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极为危险,在雷暴多发天气中,如果一处区域遭遇雷击,那么可能多处地区出现电力故障,从而影响生产发展。
2.2 线路设计安装不合理
线路设计与安装的不合理也是导致配电线频遭雷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全国各地影响配电线的因素众多,虽然在开始执行10kV配电线安装工程之前,制定了相关的安装设计标准,且各地电力部门均按照要求进行了安装,但是遭雷击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地的地质与气候因素差异较大,且在安装时虽然严格执行了标准,但是并未结合当地各种因素,导致了线路安装设计不合理。
2.3 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东西南北差异甚大,在全国各地普及10kV配电线路,首先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海拔高地区、南方多雨地区等地配电线受雷击可能性较大。10kV高压配电线路的由于电压过高,所以每段回路之间需要隔一段较长的距离,且每段回路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工频续流,其保证了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安全,如果被雷击,那么配电线路的工频续流可能会被击穿,导致出现供电故障。
2.4 配电线路自身的问题
除各种其他外力原因导致10kV配电线频遭雷击之外,其配电线路本身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可能在进行配电线路安装检测时因为一时疏忽,导致对电缆的质量检测力度较松,在安装之后,可能会由于质量问题遭到雷击;还有可能是配电线路的接地线路的电阻过大,导致在遭受雷击时因电阻过大导致电流的排出不及时等问题,此类问题均能够对配电线路产生威胁。
2.5 未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
防雷设备及配电线本身的防雷作用只能在其一定程度的防雷击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因为气候原因或各种其他原因产生老化,使防雷效果降低,在雷暴天气时不能够很好的防雷,所以,对防雷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非常重要的,当地电力部门应按时对防雷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在每次施工后将配电线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并上报,防患于未然,且进行防雷设备维护可以对设备的长期使用及防雷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3 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应用研究
3.1 提高线路绝缘水平
以目前情况来看,提高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对线路的防雷水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据研究表明,在配电线路遭遇雷暴雷击时,一般分为直击雷与感应雷两种,在我国的配显现遭雷击情况中,大部分都是感应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配电线,相比感应雷,直击雷的波动范围小,但是配电线肯定会受到较大的伤害;感应雷是因为在雷云在中的雷电受到配电线中的电流所影响,产生了感应,使配电线遭受雷击,且感应雷的波动范围较广,可能会导致配电线路产生大规模瘫痪。所以,要加强配电线路中的线路绝缘性,减少电路中电流与雷电之间的感应,降低雷击率。
3.2 降低输配电线杆塔的接地电阻
就输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来看,若杆塔的接地电阻相对较高,那么其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也就会因此有非常大幅度的增加,那么所带来的损失也会因此增加。为此,在设计输配电路杆塔的过程中,必须对杆塔的耐雷情况以及接地电阻进行合理的计算,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反比例函数干洗,从杆塔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配置一个相应的土壤电阻率,并选取最佳的位置来进行施工,这是实现对输配电线路杆塔电阻进行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对接地体射线进行延伸,对接地体进行深埋处理,输配电线路杆塔接地体的深度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选择,若处于非耕地地区,那么其深度应当达到60cm以上,而针对耕地地区则深度必须超过80cm。若出现接地电阻并未达到相关指标的情况,可以通过接地体射线进行延伸的处理方式来实现对接地电阻的控制,然而,针对接地体射线若超出了8根的情况,那么就无需实施延伸处理。
3.3 注重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呈现出检修人员素质能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制约着10kV配电线路检修效果的提升。基于此,可以结合以下措施实现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1)组织检修人员到生产厂家进行进修学习,不断革新自身技术理念;(2)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检修知识的培训与岗位教育,再结合定期考核的方式不断强化人员的素质能力,实现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3)注重对人员配置的强化,明确人员配置的重要性,注重人员职责划分的明确,进而提升检修工作效率。
3.4 故障排查技术
检修技术的运用是确保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配电线路的实际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需要强化对检修技术的应用。而在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针对故障排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故障发生原因及其位置的确定,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基于对过流排查方法应用,以及利用测量绝缘电阻、试送电的方式实现对问题故障的确定。针对试送电技术的应用,通过试送电方式的有效应用,将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明确,并有效找出故障的发生区域,结合对电流变化的深入分析研究,明确具体的故障信息,进而为检修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针对过流排查方式与测量电阻送断方式的应用,可以在实际检修中对通过线路的电流量大小进行判断,以此明确故障问题发生的类型,进而实现对故障问题的排查。
结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路工作与受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配电网线路的安全和稳定也是电网公司的追求,所以电网公司应该从多方面把握配电网线路的防雷设计工作,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实施的防雷措施,促使防雷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提高我国的配电线路中防雷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刚,赵龙波.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6):194.
[2]康善斌,杨志,曾穗明,潘岐泽.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设计[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6):152-153.
[3]纪伟光.试论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