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中心小学 151925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育当中基础性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数学教育不应当局限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当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学生的应变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各方面,也就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同时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将对往后的数学教育以及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着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及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就要求学校和老师创新教学理念,并围绕着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策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具体的就是要实现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并保持足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灵活的头脑,经过这样长期的有效教育,便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
数学学科的学习非常考验人的逻辑推理和缜密的思维,有些简单的数学定理在生活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呈现,因此,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数学学科并是一个容易接受但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继续深究的学科。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将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不仅在生活当中找到数学知识也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达到教学“引进来、走出去”的目标,这样便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以后相应的教学工作便更容易展开。
1.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同传统的数学教学目标相比时,更加需要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上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只有一节课上所能讲解的课本上的知识,但是数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保证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深入发展,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实现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就是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在生活当中找到数学知识,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探究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能够不断发展自我的动力。在学生探究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学生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数学学习也有着更加直观立体的认识。
1.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演绎能力等重要能力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甚至是禁锢着学生的思想,这就和设立数学学科的初衷背道而驰。
小学生刚刚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他们的想象力、思维敏捷程度都处于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但是他们思想意识、学习意识并不完善,因此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合适的方法,才能够正确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培养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正处于学习时期的孩子而言,提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与其给出个好答案,不如提一个好问题。时尚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但要想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问题意识,仍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耐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互动,从而实现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角的目标,教师也能根据每位学生所反馈的问题知晓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并在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抛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例如在小学教学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是可以看作由哪些图形的集合,这样学生便可以能够直观的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通过矩形和三角形进行组合计算得出的方法。这样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能够在教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2活跃数学课堂,实现生动化教学
来到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引路人,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角地位,要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同时拉进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学生充分的探索数学的学习天地而不用害怕迷路,例如关于几何与图形的内容教师可以以教室中墙角的三条垂直的直线设定坐标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这样积极的引导便为学生创造了思考条件和感悟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更是在深度教学的影响下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在迷惑时指点迷津的引路人,是学生在理解时予以充分肯定的支持者。但是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了,正相反,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而言,就是需要很好的把握课堂节奏,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创造发挥逻辑思维能力的契机。
2.3开展课外活动,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阵地,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却要求学生能够提高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既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同时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以及利用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当中,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教学任务,例如让学生观察在生活当中人们最常使用什么形状的物体或者方式用来固定某个物品的位置,这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总结: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对于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本身的未来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上的书本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以及能力是无限,人类知识水平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的。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全面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紫薇,丁嘉欣,曾友良.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1(11):41-44.
[2]孔丽.浅谈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39-40.
[3]张兵.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