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学习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毛敏艳
[导读] 前置性学习单是引导学生自我实践探究学习的重要依据,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产生良好效用
        毛敏艳
        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中心小学  210028
        【摘要】前置性学习单是引导学生自我实践探究学习的重要依据,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产生良好效用。本文围绕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展开具体分析,探讨了前置性学习单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单;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应用

        前置性学习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强调学生的“先学”,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是高年级数学教师践行新课改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而通过优化设计前置性学习单,可以让学生的“先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让学生耗费更少的时间来挖成课前学习,且有利于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基于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角度考虑,本文对“前置性学习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展开深层次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1.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原则概述
        前置性学习单实质是数学教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媒介。在前置性学习单设计时往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前置性学习单的应用价值,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支持。关于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原则,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1)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往往应用在新授知识点学习上。因此,在学习单设计时,应避免偏、难等问题,且新知识内容不得过多,以探索性学习为主,才能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自信心而不是被难题打击丧失兴趣,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从而有利于实现前置性学习目标,不断提升高年级数学教学效果[1]。
         (2)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应体现层次性和全面性。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来说,不同学生由于能力、基础等的不同,学习需求自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满足全体学生的实际需求,并让学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必须在前置性学习单设计时,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单的问题中感受挑战,一般的学生可以感受激励、有所思考[2]。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均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前置性学习单便于检查反馈。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单可以数学课堂上需要解决具体的问题,便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仅如此,教师要根据前置性学习单中反馈的信息,对课堂教学进度和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其与教学实际更加吻合。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学习结束之后,达到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建构的知识水平是不尽相同的,这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后整理教学资源,结合反馈信息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案[3]。

2.前置性学习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前置性学习实质上是学生在新知学习前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学生的实际展开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并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的自学更有针对性[4]。现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教学案例,进行探讨前置性学习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具体如下:
        1、想一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算一算:(1)直径为3CM的圆形,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2)半径为6分米的圆形,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3)面积为12.56平方分米的圆形,周长是多少?
        3、读一读:仔细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案例内容。
        4、剪一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剪一剪,尝试简要说明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5、议一议:在自学数学内容之后,还存在什么疑问?请将问题逐一列举出来。
        6、找一找:在现实生活中找一找,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的实际意义。
        7:练一练:(1)圆柱的底面周长为78.5CM,高为6CM,计算圆柱的侧面积。(2)圆柱底面圆直径是18CM,高是5CM,求圆柱的侧面积。
        这份前置性学习单具体包括复习和预习两部分,其中“想一想”、“算一算”是旧知识的复习环节,新知预习环节具体包括“读一读”、“剪一剪”、“议一议”、“找一找”、“练一练”五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圆柱侧面积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
        (1)巩固旧知。在前置性学习单中的“想一想”、“算一算”环节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夯实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来“找一找”,,可以让学生为理解圆柱的侧面积的实际意义提供了依据,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价值,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自学目标。在读一读”、“剪一剪”、“议一议”、“找一找”等环节中,学生带着前置性学习单来自学内容,便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主动学习。其中,“试一试”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对圆柱的侧面积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预习学习效果,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3)提出自学疑问。在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之后,对圆柱的侧面积知识往往会有一定的疑问,在前置性学习单中的“议一议”环节中,学生拥有了提问的机会,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前置性学习单,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来不断优化前置性学习单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程度,不断优化调整教学方案,才能充分发挥前置性学习单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成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柯柯.“材”始送春归——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素材设计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20,(02):47-49.
[2]王娟.前置性学习下的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五自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08):19+21.
[3]徐超.基于微课的前置性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应用——以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为例[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4):61+70.
[4]方雪辉.为学生的“自驾学”架好“导学仪”——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策略运用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6):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