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钟荣平
[导读]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水平的提升

        钟荣平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 
        摘要: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水平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初中教育水准.以新课改为背景,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中,既能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又能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理解数学思维.因此,对初中生推行分层教学,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可以高效地完成分层教学,增强初中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
        由于智力水平、学习方式、个人爱好和成长氛围等各类教育氛围的不一样,各不相同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会具有许多差别.但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若不认真探讨和分折学生间的这类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依然是依照自己的看法来实现数学教学,长久以往,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主动性,并且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德育教育环境下,初中数学老师对学生实现分层教学时,应综合性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
        1.探究运用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同一班级统一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简单易行,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好的了解,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使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教师也能首先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以此来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但在这一环节中也非常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性格特征无法充分呈现,尤其是高考对学生直接影响较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也会直接影响其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并且由于数学的思维逻辑很强,因此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稳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结构,不然会影响后续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入学习.
        运用层次教学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能够使不一样分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差异化转换为数学思维学习的动力,进而使全体同学都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成长.对初中生实行分层教学,能高效地推动其初中数学教学.从教学理念上看,分层教学的多样性、差异化和实效性对初中生的初中数学教学有较大的帮助,能有系统性地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初中数学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初探
        2.1初中生被适当地分组
        对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和能力.按学习成长性可将学生分成A、B、C三类,以B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按照学生的差异,分成显性和隐性两大类.老师需要与每一个学生直接沟通交流,并将显性分层次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降至最低值.学生可自主分配,与老师商议动态性分层次.老师在分配座位和划定小组合作时,需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性地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将学生分层,可按1∶2∶1的方式安排几个4人合作小组,也可按纵向和横向的方式安排几个合作小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辅导,互相讨论,在合作学习后更好地学习.
        2.2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目标分层
        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能更好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并能与情感、行为等层面很好地结合,老师面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实行与其所理解的知识相符合的课程目标,使其拥有夯实的知识水平,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相应的提升.目标分层教学在初中生中应做好低起点、多层面、弹性式综合性数学教学.需要按照相应规定,建立出适用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另外应实施合理举措推动学生的特色化发展.低层次学生只需实现基础性课程规定;中层次学生学习和理解使用复杂知识的水平;高层次学生掌握自主性探究的水平,从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例如,以“二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D分层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表达式和理解基本的运用方法;C、B分层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消元法”;A分层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消元法”;A+分层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实际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分层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教师应注意分层教学设计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课程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时,老师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让D层的学生能够把平行线的性质和运算说出来;C、B层的学生要懂得怎么使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计算.A层的学生要在这个基础上具备发现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在明确课程目标时,要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需要通过努力达到,才可以更好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按照学生层次的差异,在备课授课时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
        2.4分层测试和评估
        评价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测验,它能纠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分层反馈功能.老师在命题考试时,应采用一卷盖三层的方式:让A组的学生全都完成;B组的学生需要在换算后仍能获得满分,第二部分可以不做;C组学生实得分=满分-扣分,但要做第一部分层次题.如此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建立自信,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互相竞争的方式,建立一个共同进步的良好环境.
        3.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占据着主导地位,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利用实施合理的分层教学,能够处理这个难题,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做好不一样类别的课堂教学,针对提升初中数学老师的教育效果和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娘艳.论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7X):296-297.
[2宋英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7(8Z):429.
[3]李和平.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7(11):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