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3期   作者:曹康
[导读] 人体的身心健康受到包括园林绿地在内的外部环境的极大影响。
        曹康
        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乐陵 253600
        
        摘要:人体的身心健康受到包括园林绿地在内的外部环境的极大影响。优美的花园环境有效缓解了人们的焦虑感,使他们感觉良好。各种各样的植物物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刺激人们的感觉并调节情绪,特殊的植物氛围也可以减轻压力。 城市道路的绿化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市外观至关重要。
        关键词: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
        城市道路建设是我国现代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实施基础,也是促进我国城市道路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我国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化建设和发展是必然要求。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强度的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和维护策略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同时,它也为我国城市居住环境的绿化,改善和美化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实现城市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的作用及意义
        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包含道路本身的建设,还包含道路两旁园林绿化的设计与施工,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具有美化城市、形成防护绿带整体的功能,能够为整个城市形象锦上添花。市政道路园林绿化,通过工程运作、工艺展现、植被布局、植物栽培、景观塑造,构建了舒适的绿化景观。不仅展现了优美的绿化艺术,同时通过意蕴深远的景色构造,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起到调节情绪、营造氛围、缓解压力的作用。此外,针对部分市政道路环境质量恶劣、道路噪声污染等问题,市政道路园林绿化能够借助植被,吸收污浊,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抑制噪音污染,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市政道路园林绿化,能够确保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统一,构建完善的生态城市空间。
        二、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
        (一)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期准备是做好园林绿化的关键环节。这一施工环节需要对植物分布、植被选择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把握植物布置的层次性、园林景观设计的优美性。要保证设计规划,能够确保植被的存活率,保证每一种、每一株植物都能够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有足够的阳光来维持生长需要。同时,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进行沟通对接,从而把握设计图纸的实效性,确保设计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施工需要,对设计图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的施工效率。
        (二)施工整体把控
        从土壤环境、施工成本、施工空间、设计规划等多个方面,均要完成施工整体把控,这样才能够确保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的稳定有序。在土壤环境方面,要考察当地土壤土质,对不符合植被种植要求的土壤进行翻新、更换、治理。要确保土壤土质松软,富含有益于植被生长的营养物质。施工成本方面,要尽量节省施工成本,合理规划施工顺序,避免不按照设计规划及图纸施工的情况,造成返工。施工空间方面,要重点关注,景观设计的层次感,保证空间距离合理性。无论是植被的密集程度还是景观图纹设计,都要布局合理、兼具美观。同时要满足指引方向、整合景点等空间作用。在设计规划方面,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确保设计规划符合实际要求,同时派专人对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达标。
        (三)植物选材问题
        植被选材与所采取的施工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要根据地区差异、土壤气候条件等,针对性的完成植物选材。一方面要对当地水文地质及气候情况进行细致勘查与分析,考虑所选取的植物,是否适合当地生长。

另一方面要考虑所选植物的适应性、美观性。植物的外形颜色都需符合园林绿化的设计审美,同时与当地文化喜好相一致。此外还要避免植被选材之间的相斥,要确保植被之间合理共生,不会竞争水源、肥料及阳光。
        (四)安全与交通问题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关注可能引发的现场安全与交通问题。针对可能涉及的车辆通行问题,要提前设立隔离带,做好警示工作。所有施工人员需配备安全装备,穿着颜色明显的橙色衣物,便于车辆识别避让。要确保所有施工人员严守岗位、不得擅自行动、遵守规章制度。在结束相应区段的园林绿化施工后,要做好垃圾清运及市政道路路面恢复工作,避免影响市容及交通。
        三、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养护策略
        (一)施肥技术方法
        施肥技术方法,是指考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的肥料需求、使用量标准以及肥料种类等,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养护人员要了解植物生长基本常识,针对施肥量及施肥时间,确定科学的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精细的施肥工作安排。为优化园林植物生长速率,要考虑植物生长的各类影响因素,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避免植物出现枯萎、矮小、死亡的情况。
        (二)定时灌溉养护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的植物,在生长适应性上稍逊于野外植物。这就需要考虑植株间距、植被密度,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弥补自然降水灌溉不足的问题,定期、定量对绿化植物进行水分补充。同时,要依据植物生长阶段对水量进行调整、控制,以确保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种植的植物,可以以最佳的状态生长。
        (三)土壤排水优化
        在一些雨季降水量较大的区域,要重点关注土壤排水问题。如土壤含水量过大,极易引发植物根系腐烂的情况,造成植被死亡。因此,要关注土壤营养及含水量的控制,及时排除地面积水,保证土壤组分的适宜。定期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生长区域内地面平整性进行调整,填补大型坑洼、消除积水死角。针对降水量较大的区域,可开挖明沟、设立排水系统,达到排水减涝的目的。
        (四)完善植被监测
        完善植被养护工作,需要定期开展植被检测,以确保植物种植后的健康生长。一旦发现病害等问题,需立即处理,弱化单一种群植被的问题造成的整个绿化带的负面影响。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部门,要设立监测区域,对绿化植物进行监管,安排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植被巡查,排除各类隐患,提高绿化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要细化落实责任管理,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条款,发现重大问题时,落实责任追究。各部门、各机构之间要加强工作联系,优化沟通协作机制,实现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植被的全面监测。
        结语: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建设,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同时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水平。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是确保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环境、发挥绿化作用的有效途径。施工过程中,要把握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整体把控、植被选材问题、安全与交通问题等施工要点,配合施肥技术方法、定期灌溉养护、土壤排水优化、完善植被监测等养护策略,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的绿化效果、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伟.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7
        [2]杨裕丰.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