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菊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阶段,将德育教育模式调整,明确语言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力,是探索英语教学创新实践的有效措施。小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并分析国外国内在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将德育工作有效渗透,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给学生发展思想品德的机会,英语知识与道德思想教育有效融合,必然能够给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教育;策略方法;创新
引言:现代社会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强的影响力,是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不可忽略的工作要点。在当今社会实践之中,学科教育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能传递富有时代特性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是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阶段,做好基础知识的讲解,也要将英语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效融合,在教学实践阶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终达成小学生综合性教育引导的目标。
一、拟定教学计划,融合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工作之前,要确立有效的教学计划,确保德育工作融合能按照计划目标进行。为确保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能够有效推进德育工作,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做好深入性的探索分析,将德育工作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设计教学环节,要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做好教材结构的调整,将满足德育工作的因素有效把控,由此一来学生能掌握教材内容,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活动有效融合,教学计划会更为完善。
现如今小学英语教师在工作阶段,要考虑教学改革的需要,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题材确定,让德育教育工作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可以将英语故事与文化解析的工作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德育工作的价值在课堂教学阶段充分展现。小学生对一些文化知识颇有兴趣,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对德育有深刻的理解,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获得更多的人格发展机会。
二、分析教学规律,明确德育要素
德育工作有广泛影响,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诸多,在教学实践阶段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分析。小学德育工作,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培养指导,对学生表示足够的尊重与爱护,让学生体会英语课程的温馨与快乐。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就不再是给学生增加烦恼,而是给小学生自然而然掌握文化知识的机会。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提取其中的德育因素,探索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应用英语知识的机会。这其实也是让学生,在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民族精神,传递现代化的英语教学策略,有效达成英语教学目标。
“Don’t walk on the grass”“Not smoking”是公共场所常见的英译警示语,教师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学生的社会公德以及文明意识引导做起,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优化环保教育方式。学生能认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联系实践,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意识之下,也能从小就养成遵守社会秩序,做文明礼貌公民的良好习惯。构建这一学习模块,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教师指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思路,将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
三、创新教学方法,展现德育内涵
小学英语教师为确保德育教育能按照计划进行,在课堂上要调整教学策略,展现英语学科的影响力。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思想充分展现,最终的教学效果也能有效提升。
应用新型的教学思想,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由此一来德育思想的新型价值就由此展现。
“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都是英语之中常见的礼貌问候用语,英语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友谊关系,从学生文明礼貌意识引导开始,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将德育意识不断增强,学生从小对文明礼貌有良好的认知,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必然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将具备实用性、科学性、启发性的内容提取出来,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把握德育教育的时机。学生在掌握文明礼貌要领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思想,以此学生便能获得道德品质发展的机会。
四、优化教学实践,提升合作意识
教师在英语教学阶段,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对英语知识深入思索,遇到学习困难问题会逃避或忽视。教师带领学生克服英语学习困难,在过程中发挥核心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也就是说教师有效引导,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也是避免小学生陷入学习窘境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创建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活动,加强学习拓展,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自我熏陶的机会,学生在英语学习阶段,便能获得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从节日文化讲解开始,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或者节日,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Spring Festival”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习惯彼此祝福,并在家人团聚的时候准备晚餐。因此教师在讲解节日文化知识时,可以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课堂模拟,或在寒假结束之后分享过年经历的方式。学生能认识到家人朋友之间加强情感互动的重要影响,有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学生能认识到和平友爱的真正意义,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德育教育的积极价值。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与友爱互助的意识。在教学实践阶段,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意识,还要加强与其他同学之间互动交流的积极性。有了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探究意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交际场景或节日主题,可以提前给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意识的发展在就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如教师可以创建“Merry Christmas”的主体,让学生装扮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互动交流。学生在探究实践阶段,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无限魅力,与他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也会不断增强,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兴趣,提升自我的合作探究能力,渗透德育教育的影响价值会更大,教学活动自然且充满趣味,小学生在英语知识探究学习阶段就能收获更多。
结束语:
现代社会背景之下,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就要围绕现代社会发展实际,探索优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发挥德育教育价值受到社会各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工作有效融合,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是帮助小学生强化学习语言学习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学生有深入探究的意识,能掌握英语语言学习基础,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在过程中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机会,对自我的健康成长有积极影响。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强化综合素养的机会,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佳欣.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4):345.
[2]王昭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教育革新,2012(09):69.
[3]香丽.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1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