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杨烨
[导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杨烨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井后中心小学
        摘要: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现今小学教育中,老师不仅需要教导学生们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们各方面能力,在这之中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能够促使其思维更加的活跃,发挥出自身的最大的潜能,进而促使其各方面能力及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们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小组合作意识
        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中,人与人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人们都拥有了不同程度的竞争意识,但是却忽略了相互间的合作能力,这导致大部分人都处于一个较为孤独的世界中。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态,就需要从小学阶段入手,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们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促使其走入社会后能够与他人一起合作共进,继而促使自身、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在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中,老师要自然的引入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进而养成良好的合作共进习惯。
        一、对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日,无论何种工作都脱离不开人与人间的相互合作,只有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够使得各个工作完满或超额完成。这就表明,无论时代怎样的发展,人们首先需要学会的就是合作,这不仅是促进自身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促使自己得以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小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能够有利于促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促使其积极有效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合作一起获取更多更牢靠的数学知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1]。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讨论使得自身的思想更加的深化,让其思维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同时在共同讨论中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学会如何去合作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小组学生一起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拥有发言的机会,在这时其他小组成员能够去仔细聆听他人的想法,进而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想法,小组成员能够最大程度的学会避免偏听偏信,不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当学生们将这一过程形成习惯时,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就能够得到好的培养,进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培养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虽然教育改革多年,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不可避免的,传统教学观念对现今的教学还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就需要老师首先正视这一影响,对自身的数学教学方法等进行改变和完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们能够踊跃的提出问题以及意见等,进而让学生们在数学教学中感受到自由、宽松以及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进而学习、掌握到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2]。
        比如:在小数数学五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直接将整个班级纳入到数学知识教学中,以班级中某一学生来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回答这一学生的具体位置,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依据班级现在的情况,以这一学生为准来确认其他同学的位置,接着引入横排为行,竖排为列这一概念,让班级学生分为小组来合作探究确定位置这部分的知识内容。
        (二)划分科学合理的小组
        为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们的小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就需要将其科学合理的划分成一个个的小组。基于此,老师就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依据教学评估以及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个性特点以及相互间存在的差异性来进行划分,以此划分出最具科学合理性的小组。在小组划分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身对自己有一定的定位,对之后的组内合作过程中能够发挥出何种作用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共同进步,取长补短[3]。
        比如:老师不能够将优秀的学生与优秀的学生、差生与差生划分到同一组中,这不利于学生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也不利于相互间的合作与学习,最终无法促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成长和进步。因此,老师需要首先将优秀、中等以及差生划分出来,然后将其组合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最佳。接着小组成员自己推举组长或其他职位的学生,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三)建立小组评价机制
        当班级小组组建完成后,还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小组评价机制,需要从小组纪律、自主探寻、相互合作、小组展示以及最终反馈来对小组进行考评。在考评过程中不只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需要组内以及组外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具有多元化,还能够更加的全面,促使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到自身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进而小组间进行查漏补缺,更好的进行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小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采用科学和完善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来进行,以此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其小组合作意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小兵. 小组合作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数码设计(上), 2019,(7):115-115.
[2]王路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 好家长, 2019,(8):226-226.
[3]徐来芳.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建构与运用思考[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2):4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