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
上海协和南苑幼儿园 上海市 208211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类各项能力启蒙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幼儿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幼儿音乐教学在对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上仍有所缺失。主要对幼儿教育中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如何通过音乐游戏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音乐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音乐游戏是通过音乐美妙之声和游戏互动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潜力,这样不但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思维,让幼儿在享受音乐带来的视听愉悦的同时,健康快乐地成长。
2 音乐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2.1 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儿童天性喜爱游戏。音乐游戏的教育视角正是利用幼儿对游戏极度热衷的天性,将音乐教学融入游戏过程,可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兴趣是一切学习最好的老师。基于兴趣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学习。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音乐教育远远未到专业学习的系统性程度,只是最基础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因此,学前教育阶段使用音乐游戏教学法是在激发幼儿投入音乐学习的兴趣基础上,不断强化幼儿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幼儿持续强化对于音乐艺术、音乐学习的正面印象。这种更加积极的感知对于幼儿未来的系统性学习至关重要且大有帮助。
2.2 释放幼儿天性 挖掘幼儿潜能
幼儿有着自己的审美观和对音乐的理解,可能会和教师的想法不同。但教师不必强行把幼儿的理解与观点改变为教师自己的观念,而是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与自我,在游戏中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释放出来,使幼儿乐于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在其中自己领悟音乐、感受音乐。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学会表达美、创造美。游戏式音乐教学一改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了以往课堂教学规范的束缚,尊重幼儿天性,给予幼儿自己感悟音乐、聆听音乐的机会,适当放权给幼儿,让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和优美的音乐碰撞,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音乐游戏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的幼儿音乐游戏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强调其中的一些规则,让幼儿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时有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环境。幼儿阶段的音乐游戏主题十分大胆和丰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整体氛围十分活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幼儿音乐游戏没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方法,没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没有因地制宜地创设不同的音乐情境,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游戏化的特点,导致教学成效不佳。
4 提升音乐游戏应用有效性的策略
4.1 创设游戏情境
人们在学习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而幼儿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这种抽象的艺术对于他们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忽略了幼儿的思维特征,采取不当的教学方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会让幼儿产生抵触和畏惧的情绪,这会对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合理的音乐游戏情境,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便于幼儿更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感知。例如,在“动物世界”这一主题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音乐游戏情境,以此来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森林中动物“聚会”的视频片段,并让幼儿选择自己想成为的一种动物,然后模仿一种动物,并以这种动物的身份参加“聚会”。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动物们“聚会”时到底会说些什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音乐主题教学。通过这样的音乐游戏,既可以为音乐教学活动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做好铺垫。
4.2 趣味化、主题化、故事化,不断丰富游戏设计
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游戏往往具有若干共性特点,比如趣味化、主题化、故事化。这是由于游戏通常是学龄前儿童认识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游戏中的幼儿一般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会以事件主人翁的设想参与到游戏过程。因此,音乐游戏在幼儿发展中发挥作用也需要秉承这一原则,并不断丰富游戏设计。教师在开展游戏前不妨将音乐创编为小故事,将音乐设置为背景音乐。这些故事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幼儿日常高频接触的动漫故事或图书故事,以便幼儿能够迅速建立联想,从而提高音乐游戏的推进速度。至于游戏的具体形式则应有多种备选方案。一方面,多种选择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游戏的动态性,避免幼儿产生审美疲劳,尽量延长幼儿的专注时间。另一方面,多种选择能够应对临时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幼儿对游戏首选方案产生较为强烈的不同意见甚至抵触情绪时,教师可以提供其他备选项目,引导幼儿重新选择。这对发挥音乐游戏作用并维持良好游戏秩序十分重要。
4.3 借助信息技术 增强游戏的感官体验
游戏情景的应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音乐教学中,为幼儿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表达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一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能够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歌曲中演唱内容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动画视频的辅助下学习音乐知识,并感受到音乐带来愉悦的感受。例如,学习《我是一个粉刷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一个小朋友在粉刷墙的视频。播放视频时,教师可以就教材内容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内容。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学生:“给墙涂色。”教师:“没错。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我是一个粉刷匠》,我们一起模仿视频中的小孩,来学习这首歌吧!”播放歌曲,带领学生一边舞蹈一边唱歌,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游戏教学有效性。
4.4 鼓励幼儿自主设计、协同组织
音乐是极富创造力的艺术活动。音乐游戏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保护和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音乐游戏开展前鼓励幼儿自主设计、协同组织。比如引导幼儿参考已经较为熟悉的游戏形式,将其中最为喜爱的部分或者若干游戏串联起来组成新游戏。又如,鼓励幼儿自行组织小朋友,结队开展游戏等。自主设计、协同组织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创意思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重视音乐游戏的应用,利用此消除教学枯燥单一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该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以此促进音乐教学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嬿羽.浅析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118.
[2] 马燕.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科学运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9):152+157.
[3] 袁永凤.通过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5):109-112.
[4] 袁秀燕.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184.
[5] 胡菁华.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