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光 赵文斐
昌邑市鑫宝水利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昌邑 2613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成了许多水利工程,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管理思想和规范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要求必须高效快捷。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意识,对自身管理作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全面保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得以健康、持续性发展,全面增强水利管理单位自身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农业持续发展中,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持,当今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广、规模大,涵盖多方面内容,水库、节水设施都属于水利工程范畴。水利工程管理上,管理方式单一,还以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在运行管理中存在多方面问题,制约水利工程推广使用。因此,需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改变传统单一管理模式,建立工程运行科学方案,满足得人民用水需求及相关经济发展需求。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运行管理水平低
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管理人员是实际工作的实施者,而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繁多,因此需要专业且全面的综合性管理人才才能胜任。但是,目前运行管理团队中,却十分缺乏创新型的专业管理人才,使得相关工作开展进程缓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多为水利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科学的人才战略规划,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投入的精力十分欠缺,又缺乏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无法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创新积极性。
1.2资金严重不足,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一直以来,资金短缺问题都是严重困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难题。各种桥梁、水坝、水库及栈道等项目的建设与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在项目建设前期,更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保障,且后续水利工程的维修和保养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但是仅凭我国每年支出的有限项目资金,难以满足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费用需求,而且对于有限资金的管理使用,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维护管理经费短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不够齐全等问题,制约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
1.3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适应性差
新的时代背景,并没有迅速扭转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传统理念的限固,使得很多人都认为水利工程是国家的公益性项目,全部由国家负责建设,而人民只需无偿使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工作,也仅停留在受国家委托,只提供一些基本服务的事业单位。以上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使得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长期处于初级状态,无法有效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管理的模式也较为落后,与实际工作需求严重不符,亟需扭转这种不良局面,将水利工程运营管理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的项目,才能有效发挥水利工程的建设作用,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4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运行管理水平低
对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管理人员是实际工作的实施者,而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繁多,因此需要专业且全面的综合性管理人才才能胜任。但是,目前运行管理团队中,却十分缺乏创新型的专业管理人才,使得相关工作开展进程缓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多为水利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科学的人才战略规划,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投入的经历十分欠缺,又缺乏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无法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创新积极性。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优化措施
2.1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创新运行管理方式
在市场经济引导下,缺乏竞争力的传统管理模式应当积极做出改进与创新,建立适合时代发展和需要的新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
从具体来看,首先应当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做出明确,坚持实施谁负责,谁管理,谁维护的基本原则,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单位或个人,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得到有效的管理;其次,应当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经济效益相联系。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维护,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和支持显得不够现实,因此在实际的运行管理工作上,关键还需要企业单位或个人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市场运营手段,提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并将这部分效益投入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中,从而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良性发展。
2.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现代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要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吸引专业水平高、职业素养好的创新性复合人才加入,提升运行管理及水资源利用水平。对于在岗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知识、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根据每个管理人员素质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专业人才要自主学习,更新理念、手段和方法,创新运行管理方式,应用推广节水技术,多举并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来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
2.3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如今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信息化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利用,促使水利工程能够逐渐朝着标准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将传统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中,要从以下几点进行:1)将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监测预警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以及运行管理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2)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更多地关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强重视程度,这样可以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在建设工作开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水库基础信息数据库进行完善与创新,这样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查询与应用,同时要加强水库大坝基础数据信息管理APP研发,这样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2)加强全国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对大坝运行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水库大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
(3)加强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构建现代化监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远程传输以及定期分析之间的有机结合,加大投入力度与重视程度。
2.4强化水利工程设备维护更新
首先,在单次施工完毕后,对设备及时清洗保养,做好保护措施,避免长期暴露在外损伤设备。再者,施工中要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精细化设备轻拿轻放,合理使用,避免设备由于使用不当,导致出现设备损坏现象。然后,需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及技术,对现有设备系统及时更新,和水利工程研究部门加强联系,将先进管理理念宣传到基层管理部门,对设备及时更新。最后,要组织管理人员外出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管理技能。
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结构,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因而为保证农业生产能够获取充分的水资源,并节约用水,在各地区陆续开展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活动。而农业水利工程的运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保障其工程运行质量和效率,促使农业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发挥能效,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但传统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
参考文献:
[1]欧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6):119-119.
[2]谢晖.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3,21(06):24-26.
[3]朱琪.关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47(5):34-35.
[4]孔达.卓越农业人才背景下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221-222.
[5]田克平.浅谈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4,34(0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