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威克 邢超 龚瑛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在高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中,应当坚持节能环保的理念,从建筑选址、建筑节能通风、建筑施工技术等方面形成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体系。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绿色理念;相关原则;具体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各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究新的发展出路以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建筑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在建筑行业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采用智能建筑技术,充分利用环保资源和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和舒适性,进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倡导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的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的设计阶段,通过将绿色理念的应用来从源头上减轻建筑施工过程中工艺、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破坏。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绿色理念已经深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节能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将传统建筑手法与现代高科技以及环保节能技术相结合,来实现保护生态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绿色建筑技术理念遵循可循环再利用的绿色效益最大化,以实现人与世间万物的共存共生。始终坚持将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原则和思想内涵贯穿于整个设计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从而使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绿色建筑技术首先从设计理念上就高度强调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要满足人性化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提供舒适宜人的环境的同时又对环境产生积极的保护作用。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也是充分践行绿色发展理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从人类的居住、生活与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为考虑出发点,对于减轻地球负担有着积极的影响,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
2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相关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尊重生态性原则,要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落实到建筑设计中。在开展设计工作前要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在不破坏原生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后期的施工阶段及建筑维护阶段都应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2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目的在于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损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环保能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选用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建筑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3科学性原则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革,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等环节得到充分使用。在绿色建筑设计环节一定要注意科学性设计原则,确保建筑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环保性的建筑要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设计理念,积极引进环保科学技术,确保建筑建设的先进科学,实现居住环境的智能和绿色的有效结合。
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自然能源的运用
(1)采光设计。在设计建筑采光时,应当充分考虑周边的光照条件和建筑朝向。为了保证每个单体单元的照明效果,建筑的朝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模拟计算和分析来确定建筑的最佳位置和朝向。使用专业软件准确计算建筑的高度、建筑间距等数据,确保建筑群中的建筑都能够良好采光。单体建筑采用点式结构,营造南北通透、良好朝向的环境。考虑建筑中拥有不同的房屋类型和朝向,为了确保居民可以得到尽可能长的光照时间,应当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妥善选择建筑的地理位置。(2)?通风设计。
例如项目建设地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为了避免结构的热量浪费,应采用风力发电,通过合理控制建筑间距、科学布局规划,提升夏季建筑的自然通风率,在建筑中形成自然对流,设计光滑的通风环境,实现节能降耗。此外,可将建筑的一层设立在支柱上,增加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架空地板,为居住者创造一个散热、遮阳的活动空间。
3.2高层建筑选址
高层民用建筑在设计建造前,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拟建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勘查,以确保高层民用建筑使用者能够享受到更舒适的外部环境。同时,在高层民用建筑的选址时,还应该结合周围绿地、建筑面积和建筑因素等,确保高层民用建筑容积率、绿化率等符合相关标准。在高层建筑中,位置选择不仅影响照明,还会影响节能效果,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对总体构架设计进行控制,对现场进行勘察,编制地质报告,系统分析高层建筑的物理特征及相关技术数据统计,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评估高层民用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时解决自然环境与建筑的矛盾,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做好建筑选址,合理设计方案,为改善高层民用建筑提供重要参考。
3.3水资源节约设计
水资源设计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居民对供水需求大,施工工作量大,并且在施工工艺方面还非常的难。高层建筑物在水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包括了建设与利用两个方面。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用水量,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技术,提高建筑物的用水效率,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在保证配合比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用水。
3.4天然资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节能,将自然资源应用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功能。如充分利用风、雨、太阳能等天然资源;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以降低或减少使用电或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利用光照以减少室内的照明设备的使用,以减少电能的消耗。通过储存天然雨水用来浇灌花园或调整室内温度等手段,通过利用无污染、可再生的天然资源,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的绿色生态目标。
3.5充分利用雨水等自然资源
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时,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建筑的环境性能。设置集雨装置,雨水经处理后用作消防蓄水,或用于景观植物灌溉、道路喷洒等,促进高层民用建筑绿色发展。
3.6高层民用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基于绿色建筑的概念选择可回收的环保材料,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建筑所在地进行选择,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材料的运输成本。
3.7加强对建筑污染物的控制
绿色建筑设计的初衷便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对建筑材料的加工和形状修改会产生一定的废料和污染物,这些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预期的节能原则相悖,甚至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在墙体建筑过程中,在墙皮涂抹水泥墙面时会造成水泥的飞溅,水泥具备较强的凝固性和腐蚀性,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需要采取必要手段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消除其危害性。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污染物的控制,加强控制力度,针对室内环境中各空气成分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其含量达到最低或维持在最低许可范围内,确保人体自身安全。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将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绿色节约型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去规划与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是指通过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的密切配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良好状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高耗能、高污染的施工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作为实现人体舒适及身心健康的一种途径,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追求舒适的生活空间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所以,将绿色生态理念与人的行为心理实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扩展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佩君.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9):132-133.
[2]汪少华.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3):110-111.
[3]吴清华.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9(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