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型起重设备专用电梯的设计要求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2期   作者:尤悦 陈恒旭 卢金 柯伟
[导读] 大型起重设备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尤悦  陈恒旭  卢金  柯伟
        摘要:大型起重设备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发展需求而出现,当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会在其内部设备内安置特殊型电梯,这也是起重机专用电梯出现的原因,考虑到起重设备专用电梯在使用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会降低专用电梯使用的安全性,为保障用户使用专用电梯的安全性,本文按轿厢相关文件要求确定设计要点,从轿顶空间、紧急救援、随行电缆、防摇板、对讲系统等层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型起重设备;专用电梯;设计要点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机械化发展进程,大型起重设备在此背景下得到高频率的应用,起重设备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设备的垂直高度在不断提高并在其中配置专用电梯,考虑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需要从安全以及功能层面进行设计,保证起重设备轿顶空间、随行电缆、防摇摆等部分设计均达到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一、轿顶空间
        起重设备电梯配置需要考虑使用需求以及使用场所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电梯配置的参数,电梯尺寸以及载重会比常用电梯结构更加紧凑,电梯的整体空间也要小于普通电梯,所以应该对电梯载重进行合理的预估,电梯核电载重一般将重量控制在400kg以内。在国家相关部门给出的文件GB7588-2003中有关于控制轿厢在额定载重量、有效面积、乘客人数方面的规定,对于400kg电梯轿厢应该将面积控制在1.17m2以内,其为电梯轿厢最大的有效面积。考虑到电梯轿厢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维修电梯的需要,还应该按照文件5.7.1.1条例规定,保证轿厢上方拥有可以容纳0.5×0.6×0.8m的长方体,可供电梯维修工作的进行,部分电梯的构造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使用曳引绳拖拉的电梯应该控制拖拉电梯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某垂直面的距离,将距离控制在0.15m内,还需要按照文件中的要求掌握电梯附件,应该使悬挂曳引绳在此空间中。轿厢悬挂方式应该参照国家TSGT7007《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给出的要求,载货电梯适用配置表与参数范围是设计必须参考的文件,将顶吊式悬挂与底托式比例控制在1:1,否则会导致轿顶安全空间要求难以得到满足[1]。
二、紧急救援
        起重设备在结构设置时,专用电梯全钢结构井道一般不超过三个层站,数量基本维持在2~3个,站层较少,如果攀升至起重机司机室,此时井道高度一般达到数十米的高度,此时需要思考轿厢安全问题。按照国家出台文件GB7588-2003给出的规定,分析井道安全门设置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考虑起重设备专用电梯的全钢结构井道,在相邻两层门地坎间距超过11m时,很多起重设备专业电梯会在两者之间安插井道安全门,从而可以使相邻地坎的距离控制在11m范围中。按照要求合理设置井道安全门,可以发挥井道安全门的功能效用,达到紧急救援的目的[2]。
        轿厢如果出现非正常停止时,此时电梯无法通过功能按键移动,那么便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实施救援,使轿厢中人员可以撤离内部空间。在轿厢发生故障后可以处理轿厢因故障不能移动的问题。配备井道安全门与电梯各层门的间距很大,一发生故障后,难以保证电梯停止的位置正对轿厢门,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中井道安全门不能通过轿厢门,使轿厢内的乘客快速撤离。在电梯安置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出台的26465-2011文件,确定消防电梯制造与安全规范内容,可以通过设置轿顶安全窗的方式,使被困在电梯中的人员撤离其中。另外,设计电梯时便需要从安全层面对轿厢内部结构进行考量,调整结构参数,提高设计的合理性[3]。


三、随行电缆
        自由悬挂式随行电缆不需要配备额外的装置,便可以满足起重机电梯的使用要求,一般安装在常见的电梯设备中。起重设备专用电梯随行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摇晃的影响,导致随行电缆出现勾跘或缠绕等问题,如果电缆因此损坏便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安全事故必须关注随行电缆。随行电缆应该完成防摇晃的设计,可以安装随行电缆防摇晃装置并将其安设在井道内侧,在井道内侧底部至顶部等区域布置封闭电缆槽,从而可以限制随行电缆的移动轨迹,使随行电缆在槽中运动,解决摇晃引发的勾跘或缠绕问题。但是考虑到随行电缆存在脱离电缆槽的可能,因此还应该通过导轨或电缆导向轮进一步限制随行电缆的移动轨迹,由此可以控制随行电缆的摆动方式,防止其出现勾跘等情况,提高起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4]。
四、对讲系统
        起重设备主要指移动重物或搬运重物的机电设施,沿着轨道移动,在起重设备设计时应该考虑通话设置方法,选择无线对讲系统。因为在起重设备内无法使用电缆通线让值班室与轿厢内部人员进行沟通,目前可以考虑GSM全双工无线对讲系统以及FM调频全双工无线对讲系统。前者可以通过无线分机将系统转接入通信网络,由此与值班室负责人进行沟通,快速传递信息,完成求救等工作;后者使用对讲系统在3000m为半径的区域中完成信号传输,可以完全覆盖大型起重设备与办公区域,从而可以利用无线系统向外求救[5]。
五、防摇摆
        起重设备可能在运行阶段因外界因素的干预出现晃动的情况,电梯在启动后主要进行垂直运动,交叉作业会使电梯产生晃动。在起重设备设计阶段应该考虑到各部件摇摆后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形成的影响,需要考虑起重机摇摆时期电梯停止条件与运行对设备与乘客形成的威胁。进行起重设备设计,应该观看GB7588-2003的文件要求,需要寻找标准适用范围,在规定中指出电梯轿厢垂直运行期间垂直倾斜度必须控制在15°的导轨范围中,电梯内部安设超摇摆装置。超摇摆装置主要起到保护电梯的作用,如果电梯在垂直运行期间摇摆角度大于15°,超摇摆装置便会启动,快速完成电气开关工作,由此可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通过检测如果电梯摇摆超过允许范围,此时便会在系统信号传递下,通过控制器快速传递信号发出光报警信号,在电梯接到指令后停运。在起重设备摇晃问题解决后将摇晃角度在15度以内,便会再次恢复正常继续运行,如果倾斜角度偏大会导致补偿装置、随行电缆、限速器绳被钩住,在此种情况下起重设备装置控制应该使电梯运行电器与控制装置、大车机构采用电气互锁的方式,防止起重设备大车越电梯同时运行。
结语:
        大型起重设备在设置专用电梯时,应该遵循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考虑用户需要,让专用电梯达到便捷服务与内部空间紧凑等要求。与此同时,发现重设备安装环境存在的隐患,从大型起重设备专用电梯安全层面出发,为使电梯可靠、安全的运行,不会在运行阶段出现严重故障,威胁用户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应该加强对专用电梯各部分的控制力度,保证系统的设计不存在参数配置问题。使用单位、生产企业、监督部门应该履行各自在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应该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让起重设备专用电梯拥有良好的质量,可以完成日常各类工作。我国监管部门在起重设备专用电梯方面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政策文件,约束生产企业并完善政策的内容,使生产企业在轿厢设计时,可以凭借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合规设计,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起重设备专用电梯。
参考文献:
[1]韩磊挺,傅军平.浅析大型起重设备专用电梯的设计要求[J].中国电梯,2020,555(07):35-37.
[2]耿继波.电梯起重机械故障诊断与优化设计[J].中文信息,2020,000(002):222.
[3]刘斌.电梯起重机械检验技术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438(02):136-137.
[4]王继宏,王学斌,林正,等.高速电梯曳引机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0,033(003):12-14.
[5]胡燕勇.电梯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9,25(00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