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先队员价值观的构成特征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期   作者:桂坚
[导读] 少先队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其言行举止受价值观的影响
        桂坚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开区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  241082
        摘要:少先队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其言行举止受价值观的影响,正向的价值观可以推动少先队员展示出更为优质的行为特征。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能加以引导,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对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通过价值观内涵为突破点,以少先队员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特征加以分析。
关键词:少先队员;价值观内涵;构成特征
前言: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处于敏感多疑的情绪下,对身边的人与事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不信任心态是常见的问题。但是青少年时期,又是一个人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期,少先队员作为校园里的领头军,如果不能对其价值观有所正确认识,极大程度上会影响校园德育教育,不仅会影响整个校园风气,对学生的发展也是百害无一利。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构建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想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需要对青春期少先队员的价值观特征有所了解,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也是校园德育教育的关键[1]。
一、价值观内涵
        目前所探讨的价值观,从我国相关心理学者的研究中来看,相关定义从大类上分为两种,主要划分为西方学者的界定与我国学者的界定。
        西方学者界定下的价值观定义,主要是对某一群体或者个人所具备的内隐或外显的特征,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映射,最终形成价值观。而我国相关学者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人类可以依据某些特定事物,之后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长久的进行保持,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价值观。
        通过对相关学者的概念界定与分以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价值观受内心情感的影响,从而区分出人们行为的美丑,为正当行为进行补充,价值观引导人们在外在表现中,更加的从容和善。价值观不仅仅影响个体发展,同时对社会整体文化素养有直接影响,正向的价值观,推动个体及社会,不管在任何情景下,都展示出其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青春期少先队员价值观构成特征
        少先队员的考量,不仅仅是从学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修养也有所考量,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体而言,少先队员的价值观大多是正向发展的。但青春期是人们性格、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人们诸多持久性的表现会受到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以下是青春期少先队员价值观的基本构成特征:
        (一)价值选择更多元化
        首先,价值观更体现多元化。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对同一事件的反应会有所差异,尤其是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熟练运用互联网,并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互联网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化开放的整体社会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文化,这些文化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少先队员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社会的核心理念,这是受到我国整个国家发展决策及社会发展所决定的,青少年作为团员与党员的后备力量,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需要以共产党员的主要价值观念作为指导展开学习。但是现阶段来说,受整个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青春期的少先队员所接受到的信息更加的丰富,就会导致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偏差或不到位的情况。在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理解上,会更停留在表面知识上。

青少年在接受多元文化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教师在对青春期少先队员的价值观引导上,需要坚定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对多元化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保证青春期的少先队员可以从校园生活中感受正向价值观。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价值观,现阶段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全面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在当前的社会构建中会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到当前社会构建中。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谐,从道家文化角度来说,所谓和谐是指天地人和谐统一,将和谐这一传统文化引入到社会构建中,不仅是整体外在环境的引入,同时也包含着心理的渗透。在经过社会调查中,我们可以知道绝大多数的人都肯定要与社会进行和谐相处。因此,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新时代青少年,也将受到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青春期的少先队员需要从家庭方面进行优秀品德的传承。在中华民族长久的发展中,“孝”文化经历了长远的发展,同时也是组成社会道德的重要结构。在古代社会,想要将某一品德进行全面的传扬,就需要国家层面的努力,而现在在新社会下,青春期的少年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来获取提取过的精良文化。青春期的少年队员在学习“孝”中,延伸出的对兄弟姐妹的爱,之后用在日常与友人的相处,最终产生新的情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青春期少先队员的成长也更加和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虽然在自我意识的影响下,部分少先队员会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按时不可忽视的是,所有的摄像对面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事业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也持支持肯定的态度。因此,在青春期少先队员的价值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构成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医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大,青少年呈现出更为积极健康的政治价值观特征。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在价值认知水平上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尊重他人,以帮助别人为乐,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冲突后,有八成以上的人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说明青春期少年拥有更高的社会价值观。
                总结:青春期少先队员既具有青少年青春期的特点也具有少先队员的特征,在针对其价值观特征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阶段的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认同感,也受到多元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晓峰, 李丹, 陈欣银,等. 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的构成特征与适应功能研究[J].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12(2):214-214.
                [2]吴霞. 重视学生青春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J]. 进展, 2020, 1000(001):P.57-58.
                [3]颖 程, 烨 侯. 城市青年的基础价值观特征和影响因素解析[J]. 教育研究, 2019, 12(5):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