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可美
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广场学校 411102
摘要: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一直是教育界的重点内容,在当今国家教育公平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只有结合农村教学实施的情况,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改变。基于此,本文将从集群发展视角浅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学质量;集群发展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尤其重视西部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提高,那么在国家如此重视的前提下,作为基层一线教师群体又该如何自处?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农村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死板,学生接受度不高
目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很多老师在教授知识时,还会忽略了学生的年龄问题,学科问题,继续沿用自己常规的教学方式,生搬硬套的将知识点讲出来,并不愿意去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听懂,能否理解消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尤其是英语这类较为特殊的学科,很多学生连基本的知识点都还没有掌握,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能很好的完成,更不要说对英语语法的感悟,对英语语言基础的积累了。由此可见,在部分农村地区,教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接受度并不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1】
(二)“满堂灌”教学,学生思考有限
另外,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点是重点,学生可能难以听懂,一定要多讲几遍,反反复复的讲,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很显然是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的,没有正确的看待学生自己琢磨,自己研究的能力,从而导致“满堂灌”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把自己的思维强行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都仅仅是局限在老师的思维里,很难有新的突破,新的发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被大大的限制住了,这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散是十分不利的。
二、农村教学质量发展方向
针对农村现在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今后农村教学发展的方向。农村教学不同于较发达地区城市教学,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不牢靠,教学资源不到位等方面。【2】这些都是硬条件上的缺点,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我们所能进行改变的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资源里做出不一样的成就。就目前来看,教师需要着重对学生思维、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将来接触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才是长远之计。而不能因为教育质量的压力,牺牲孩子的未来,而猛抓现在的教育成绩。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小规模针对性教学
虽然目前的农村教学整体情况不理想,但是部分学生还是较为拔尖。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层次教学,具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抓住学生的特点,找出学生的缺点,补足学生的不足之处。唯有如此,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英语基础课程教学时,我们有对英语语法的普及教学,英语发音的纠正教学,及英语字母的拼写教学等课程。而不同的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为对英语语法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介绍,增强他们的接受度;为英语发音有问题的学生制定更加精确的发音练习,加强他们的练习度;为英语拼写有问题的学生增加拼写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拼写能力。通过这样独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的疑难问题大多数都能够被解决。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成果进步明显,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二)集群发展教学
目前农村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负担,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形成了一种隐性辍学的问题存在。因此,想要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还需要从学生这个群体出发,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其心理的关爱。【3】这样,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这个群体就能够互相影响,互相鼓励,最后转化到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的程度。这样的群体发展教学,在最大程度上兼顾了学生生源这一问题,保证了每个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另外,这样的群体教学有利于营造一个“人人学习,学习至上”的教学氛围,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升我们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三)结合实际教学
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必须以实际情况为根据进行考虑,优先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实际情况往往是我们作出选择作出判断的第一根据。同时,也只有围绕着实际出发,我们做出的任何选择才有意义,才能真正的帮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如果一味的闭门造车,盲目跟风,那么我们所做出的改变将会是毫无意义的,甚至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例如,部分地区正火热的微课教学,如果不进行实地考察就盲目的引入微课,那么只会造成大量经费的浪费及教学时间的压缩,学生很难从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质量提高是大势所迫也是国家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而作为基层教师队伍,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以实际情况为根本真正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雄昌.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新课程,2020(51):85.
[2]赵蕾,彭勃.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基于安徽北部四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案例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6):65-71.
[3]金凤霞.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