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阮明佳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逐渐严重。
        阮明佳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逐渐严重。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扩大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质量和工程管理进行优化。对此,本文就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从我国工地的现状分析,加强管理工作要从工程的质量、现场进度、造价预算、项目安全性能等多方面进行。在管理上要注重科学实用性,避免盲目追赶工期或者效益而影响质量。目前的质量管控主要是根据在施工阶段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行为,可以细分为工程选材的监管、现场操作技术是否合规等。总之,项目的管理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开展。在施工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加强现场管理,严把质量关,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使得产品符合最初的生产目标。因此,必须培养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通过项目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管二者相结合,共同促进建筑安全施工,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做好现场施工中的工期和企业利益的双重保障。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把关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2、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2.1管理模式落后
        工程管理与建筑工程行业必须要保持一个持平的发展态势,如果两者之间不相匹配,就会对项目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关于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这也是当前建筑企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供需条件下,出现了多种新型工艺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使得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陡增,尤其当代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必须要得到有效的革新。但是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许多的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的压力非常大,无法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信息共享困难,质量控制存在滞后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尤其不利。
        2.2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这对于土建施工来说尤为必要。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以此带动其施工安全意识的强化。土建施工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复杂的工序,大量的人员聚集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部分土建施工人员对安全教育置若罔闻,自身专业能力不过关,施工过程中较为随意。如果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建设不到位,安全应急预案不充分,很容易因为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而不规范的操作也影响到施工质量。
        2.3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其应用更趋成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具有滞后性,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当前其信息化应用局限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对其他影响因素考虑不多,过分推崇数据,导致现场管理分析结果的有失偏颇,甚至对施工过程起到干扰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中缺少足够的运维工作,也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实效发挥。新技术在推行过程中,受制于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操作不熟悉,往往新技术的推行半途而废,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运用不了了之,而信息化质量监管实效发挥不足,质量控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更呼唤信息化建设。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问题的对策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
        在工程的发展中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在后期能够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对于行业的施工工作管控方面要更加严格,不断地解决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方面仍是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完善深刻的管理体系的理解。就目前的管理体系方面依旧是浅显的,因此在施工管理方面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地进行互相的交流与探讨去学习更好的施工管理技能。同时,建筑企业方面也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去做出完善的管理要求。首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具体的解决,对于目前建筑工程中的问题要去制定出符合问题的相应管理方案,同时,国家方面也要针对施工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去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去进行规范处理,从而保证问题出现时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同时也保证管理工作有所参考,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更好进行。其次,针对时代的发展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及时改变管理规范与措施,去提高管理效率,使得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有效,从而以管理工作的及时改进来确保建筑施工时的高效率工作,最后,有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也需要一定的人员去进行监督工作,确保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标准去严格实施管理方面的措施,对相应的人员进行监督与督促确保管理工作的良好落实。
        3.2加强施工材料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及采购经验
        要保证负责建筑材料检测的人员的专业性,如果建筑工程的检测人员专业性不强,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测结果也会对建筑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有效加强施工材料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和采购经验,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场所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在选择施工材料的存放位置时,还应考虑天气、施工位置等因素,以保证这些施工材料在建筑物中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这样不仅避免了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材料的浪费,节省建筑工程中的全过程造价,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举措满足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生产的要求。
        3.3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环节的监管
        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具有监督职责,施工企业也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监督管理施工全过程。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对施工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还要重视对监督执法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监督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高效地施工。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监督管理,建立企业内部专门的工程施工监管部门,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都加入监督管理工作;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监管工作的作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4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自动化互联网技术持续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逐步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化的先进设备逐步取代了过去人工作业的形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调查分析,机器的出错概率非常小,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将大部分人力从高危的工作岗位中解放出来。综合考虑,部分企业开始引进了智能化设备,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上岗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达标后方可开始作业。由于这些设备大多比较昂贵,且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因此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及后续运营中,科学的工程管理及有效的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建筑的完成质量,也是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保障。因此,建筑企业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及业务水平,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改进,增强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中的新技术引进更新和应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增效益,使企业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雄彬.浅析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7(36):107.
[2]王委员.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4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