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道路桥梁的开发和建设。路桥乃我国基础设施,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跨越交通障碍的基础保证。作为一名路桥建设工作人员,我们也应该从民生的角度,从国家对路桥建设要求的角度出发,研究路桥建设现状以及提高路桥建设质量的有效方法。下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简要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建设优点,重点探讨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几大难点以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路桥建设;施工管理
前言
道路桥梁从古至今都是我国十分重视的一项建筑工程,其不仅关系着民生基础建设,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大国魅力的彰显。在路桥建设中,混凝土浇灌技术是其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但如果混凝土材料选择不合理、现场施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事倍功半,严重影响路桥建设质量。所以,作为路桥建设工作人员,加强混凝土在路桥建设中的施工研究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混凝土材料的优点?
混凝土又被称为砼,是一种通过水泥等胶凝材料,将水、碎石、砂,特殊情况下还会掺入特定的化学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是现代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结合笔者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来看,混凝土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混凝土材料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较而言,其成本更低,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应用前景和可持续性更强。
二是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强度大、承受力强,符合路桥建设所需材料的基本要求,能够提高道路桥梁使用寿命。
三是传统的路桥建设还会使用木材,这种材料后续维护难度大,容易被风化和虫蛀,降低了路桥使用安全性。而使用混凝土材料则可以规避这一问题,后续养护工序也比较简单。
四是混凝土材料组成材料的取材范围广,极易获取,因此便于大量生产。
五是混泥土材料在经过长期的负载作用下不易出现形变、损坏等现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符合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
二、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管理难点及措施
(一)施工前期准备是一大难点,同时也是施工关键点
为保证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业主与监理要求、基于择优选用的原则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提前按照相关规范对施工原材料进行取样和质量验证试验,特别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作了重点试验,以期在满足桥梁混凝土施工需要的基础上在根本上降低原材料缺陷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针对塔吊、混凝土搅拌机等重要设备进行了内部安装验收和使用登记,钢筋加工选择在钢筋厂集中生产,绑扎和安装则设在现场进行。其中混凝土搅拌站与钢筋加工厂所处地段交通便利,便于后续顺利施工与工程管理。
(二)支架施工技术难点管理
应结合施工进度规范搭设安全爬梯,其中包括上下扶梯和护栏。扶梯的爬升角度应在45°以下,为安全起见,应分别在四周和顶部设置安全网和工作平台。针对墩身采用的是钢牛腿,安装方式为抱箍,配以纵向双拼贝雷架使其形成稳定的支撑梁,加设顶托对盖梁横坡间距进行适当调整,距离可控制在90cm左右,为更好承受施工所产生的重力,还在顶托横向方向增设了槽钢,待形成工作面且检验合格后表示支架安装结束,开始后续作业。
(三)模板施工技术难点管理
模板的刚度与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混凝土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必须规范安装模板,降低其变形风险。
为体现模板的坚固与平整特点,箱梁底和侧模选用的是厚度为15mm的厚胶合板,先由支架纵梁放线至箱梁底板后安装模板,注意全面标高和线型的检测,以符合设计规范,确保线型美观。其中内模采用的木模板,结合Φ48×3mm钢管作为支撑,腹板之间的对撑采用的是拉杆,但必须根据拉线对模板高度加以适当的调整。
(四)钢筋安装技术难点管理
在严格检查试验以及规范安装支座和支架,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钢筋的加工与安装,即流程为底板钢筋网、腹板钢筋、横隔板钢筋,待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再着手顶板、侧角钢筋的绑扎和伸缩缝、防撞墙等预埋件的处理。在钢筋安装环节,要求下料成型准确,位置、间距、数量合理,绑扎牢固、焊接饱满等,这就要求加强钢筋安装技术的管理,如用于保护刚进的砼垫块厚度要与设计相符,预留孔道位置要正确,固定要牢固。针对钢筋骨架采用的是分层调焊法,即先从骨架中心向两端错开、对称焊接,先下部后上部,期间电焊机电流要控制好,以免出现咬筋现象[3]。而针对钢筋焊接,则优先考虑双面焊,若条件不具备再进行单面焊,完成焊接后及时彻底清除焊渣。此外,还应注意钢绞线与金属波纹管道的保护,以免因断裂或堵塞而影响压浆。
(五)混凝土浇筑技术难点管理
混凝土不仅要保证优良的质量,还要有可靠的泌水性等性能,必须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渗等级等要求加以设计。一般为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每立方米所采用的水量应低于180kg,若为普通混凝土,水泥用量应处于59~270kg/m3,若为高强度混凝土,其水泥用量应小于550kg/m3,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对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我们应该重视如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在浇筑之前应用吹风机清除模板内部的杂质,全面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泵车、搅拌机、振捣棒等设备装置是否运行正常,确保万无一失。二是按照先中心后两侧进行对称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应小于30cm,并随时检查坍塌度,若出现问题应予以及时处理。三是选择振捣棒进行插入式振捣,作用半径可控制在8~9倍的振动半径,移动间距应小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为防止振捣棒与模板和预应力管道接触,应使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对于上层振捣,需要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约10cm左右。四是当混凝土停止下沉且无冒泡、表面平坦时停止振捣,随后缓慢提出振捣棒,以免造成混凝土过振或者漏振。
(六)混凝土接缝施工控制
在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横向板块之间会设置有横向缩缝,而在临近固定构筑物处或相交处会设置胀缝。这时就需要用假缝加传力杆来提升面层板的传荷能力,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并且在纵向方向还要设置纵向缩缝与拉杆,以此来提升面层板的荷载能力。所以要想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施工人员就必须要做好接缝处的施工管理工作,为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打下坚固的基础,整体提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七)工程养护管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需从其本身的凝固硬化特性出发,开展相应的养护管理,这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保证桥梁施工可靠性和美观性的同时,减少裂缝问题的产生。在混凝土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按以下要求做好养护管理:一是应该依照桥梁的具体形状,做好防护支架设置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与内部不会出现过大的温度差。二是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根据天气气候的条件,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之后,才能拆除混凝土的构件模板。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是路桥建设的重要材料,加强混凝土材料、施工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路桥建设质量。作为新时代路桥建设工作人员,我们应当从持续致力于混凝土施工管理研究,以提高混凝土材料质量为突破口,为提高整个路桥建设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点分析[J].陈继昂.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
[2]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刘洋.四川建材.2019(06)
[3]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点分析[J].石勇.工程技术研究.2019(11)
[4]朱宝权.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5,34(32):141-142.